【行业信息】
日本潮流品牌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近日,日本潮流品牌AMBUSH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出中国首店,这是品牌在全球的第三家、也是日本本土以外的首家海外门店。成立于2008年的日本潮流品牌 AMBUSH主打东京美学、波普艺术,其主营业务是饰品,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多位国际大牌明星的喜爱。产品售价在295元至50000元左右。据华丽志报道,2020年意大利公司New Guards Group 已完成对AMBUSH的收购。
AMBUSH此次在国内开店,并非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线上线下早已展开布局。2017年开通了微博账号,如今粉丝有6.5万粉丝,2020年和2022年分别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小红书账号。还在天猫设立旗舰店,售卖衣服、帽子、饰品等。线下则在国内举办多次线下快闪店,试水国内市场。比如,在2021年9月,与香港潮流集团 I.T合作,在北京上海开设限时体验店发售限定系列,还在21年10月份和MOT & CHANDON(酩悦香槟)合作,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打造快闪店发布联名下午茶。(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流量创造者的梦幻联动
社交媒体正为本土时尚、设计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小红书”称得上是其中之一。以设计师品牌为例,从2015年起,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设计师们纷纷创设自有品牌。消费者对本土设计也越来越认可,选择商品时更侧重设计及其背后的故事。设计师品牌开始从小众步入大众市场。
而随着疫情的爆发,设计师们也开始作出新的尝试,比如:开通小红书账号与公众分享日常工作生活、交流创作心得。原本给人以距离感的“高冷”形象开始接地气起来,变得更加鲜活。小红书的内容多为种草分享,涵盖时尚潮流、穿搭、美食、运动健身等等。在这种“万物皆可种草”的氛围下,内容与消费有了融合的可能性。
近两周,我们看到小红书发起“安福路在线”项目,包含两部分:线下联动安福路上的“好邻居们”,以“好设计闭眼入”为主题打造场景,可以在店内拍照打卡、进行互动。线上与设计师品牌管理孵化平台Ontimeshow共同推出设计师扶持IP“RED LABEL”,并集结上千家设计师品牌,为本土设计助力;此外还有限时快闪店、设计师品牌合作新品发布。(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阿迪达斯2021年大中华地区销售小幅增长
3月9日,德国运动鞋服巨头阿迪达斯发布第四季度财报及2021财年全年业绩报告。2021年全年,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仅完成3%的销售增长,是主要销售地区增幅最小的区域。
阿迪达斯CEO卡斯珀·罗思德就特别提到了萧家乐在都市丽人的业绩,以及对他的期待,“Adrian对我们的市场、团队和中国消费者了如指掌,我们相信,他和中国团队将确保我们在短期内恢复增长。”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除了要应对老对手耐克Nike以外,还面临快速成长中的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和国际运动新品牌的“围剿”。安踏体育1月发布全年运营数据显示,安踏体育旗下两大核心品牌安踏品牌、FILA品牌均在2021年实现零售额双位数增长。
但CEO卡斯珀·罗思德认为这只是短期现象,他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仍然对本土品牌保持较高的热情,本土品牌也会有非常高的增速,同时,阿迪达斯将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直言不讳并明确地表示,我们将重新夺得市场份额。”(信息来源:时代财经)--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北京发布首店新政策
3月11日,北京市商务局正式对外发布《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薛海涛表示,首店政策引导效用逐渐显现,据统计,近三来来,北京市累计开设首店、旗舰店1962家。
据介绍,首店3.0版措施主要在综合施策和资金支持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三新增、三提升”。
其中,“三新增”包括新增服装类新品通关支持,在原来对品牌入驻和开业进程中所涉及的项目选址、登记注册、消防验收、广告牌匾设置、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无需许可促消费活动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基础上,新增建立服装类新品第三方采信制度,提升时尚消费品牌新品通关速度。
新增商业品牌行业示范总部支持,鼓励以分支机构开展经营活动的商业品牌企业在京设立独立法人主体,对符合行业示范总部企业标准的商业品牌企业纳入总部企业管理,符合条件的给予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
新增创新概念店支持,在原来支持品牌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北京首店、旗舰店基础上,新增对品牌创新概念店的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概念店最高可获支持100万元。
提升支持力度方面,一是提升零售品牌北京首店、旗舰店的最高支持额度,由原来的最高支持50万元,提升到100万元;二是提升国内品牌零售首店的投资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按照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总额的20%给予支持,提升至50%;三是提升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京举办时尚消费类新品发布活动的最高支持额度,由原来的最高支持100万元,提升至200万元。(信息来源:北京商报)--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