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壹佰叁拾期)

发布日期:2022-05-09

行业信息

低调开业的胖东来新店依然火爆

胖东来的新店开业,总能引起轰动,不论是零售从业者,还是河南的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近日,胖东来金汇店低调开业但是挡不住顾客对他的喜爱,上午9点不到,很多人就等在门口排起了长队!不得不佩服,胖东来人气真的很高!据了解,该店位于许昌市魏都区八一西路与北关大街交叉口。超市面积约2700平米,停车位约1500个,在东西两个出入口处都设有便民设施和顾客休息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老板于东来更是早早来到现场,准备迎接顾客进场,并与顾客热情合影, 他表示:“其实这个企业跟挣钱没有关系,我也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想让这个企业做的更好,让人都幸福一点。很多东西想开了、经历了很多磨难,走了很多的弯路,知道钱并不是让人幸福的唯一的一个渠道,我只能说你懂得了生活的美好、生活的这种道理:做事实在一点、认真一点、品质好一点、对人真诚一点、善良一点,那才是幸福、美好”。(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商厦供稿

 

国产香氛品牌进驻了北京SKP-S

近日,国产香氛品牌DOCUMENTS闻献进驻了北京SKP-S,这是SKP系统内引入的为数不多的国产香氛品牌。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香氛产品的认知提升以及居民消费购买力的不断提升,小众、冷门、独特有品质的香氛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中国高端香水市场强敌环伺:CREED、阿蒂仙之香、配枪朱丽叶等高端沙龙香于2021年年末进入中国,LVMH、PUIG、颖通等集团也加码中国市场。审美品位的进步让香氛产品快速渗透,中国也成为了全球香水香氛品牌最关注的潜力市场。《2022年香水行业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国内香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增长至155.7亿元左右。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中,中国本土也崛起了一些新锐品牌,如气味图书馆、RE调香室(Reclassified)、Scentooze三兔、Plustwo普拉斯兔、summer观夏以及闻献。

但是纵观这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兴品牌,其产品均价大部分在30毫升两百元左右,summer观夏、闻献的产品定位较高,尤其闻献家居香氛——银炭滴香更是高达2250元,直指高端市场。然而,高价位并不能完全为闻献构建中国本土高端香水品牌壁垒。品牌的渠道策略、战略布局等方面也尤为关键。以闻献的渠道策略为例分析,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线下门店,先后陆续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开设门店。并且,通过目标客户间的口碑营销,积累消费客群。但是,在线上渠道方面,闻献的拓展较之线下渠道有些薄弱。尽管闻献也已开通了小程序精品店、天猫旗舰店,但其旗舰店粉丝目前仅1.5万。而且,线上渠道的营销铺陈与其他品牌相比仍存在差距:就小红书而言,“闻献”为关键词的笔记也仅1200多篇,与其同样进驻SKP-S的百瑞德BYREDO的7100多篇相比,相差近5000篇。此外,百瑞德BYREDO的产品已进驻小红书进行交易,而截至目前,闻献的产品并未进驻该渠道。(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三只松鼠暂停门店扩张

近日,三只松鼠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再一次在市场上掀起风波。去年品牌营业收入97.70亿元,已是连续两个财年出现下滑、一季度净利润接近腰斩、营销成本居高不下、线下门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万店计划也宣告暂停…

截至24日收盘,三只松鼠报价已低至24元,总市值跌至96亿,缩水近270亿。三只松鼠,崛起于2012年。彼时,大多数传统企业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触网,而已经触网的传统企业,还没正确认识品牌对电商企业的真正作用。截至2021年12月底,三只松鼠的线下门店仅为1205家,其中投食店140家,联盟店925家。如今的门店数量相比于当初的万店目标,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而联盟店作为线下最多的门店,销售额却仅为7.49亿元,平均单店销售额只有直营店的十分之一左右。

三只松鼠已经认识到了过去门店规模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将全面暂停门店扩张,并且大力度关停不符合长期定位、业绩不佳的门店。接下来,三只松鼠需做到:一、以坚果供应链为核心,完善品牌全渠道、多品牌布局。二、大力发展品牌小鹿蓝蓝,打造品牌第二增长曲线。(信息来源:餐饮O2O)--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零售业应发挥的三重价值

基础设施分为人联、物联与市联

基础设施犹如人体的骨架、经脉与血肉,服务产业与民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人联设施。骨架就是社会组织体系,从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到小区,如果组织失效或出现无序,整个城市就会陷入混乱,一个个自组织就会活跃起来。这是第一层次的基础设施,可以称为“人联设施”。

二是物联设施。第二层次的基础设施是水、电、油、气与交通、通讯等,可以称为“物联设施”,其中,最核心的是“电”,城市一旦停电,熬不了多久,城市人就会“弃城而逃”,因为没有电,那就是活活等死。日本灾难片《停电》描述的就是停电以后人们被迫离开城市涌向农村求生的故事。

三是市联设施。第三层次的基础设施就是吃喝拉撒、就医问药等生活保障设施,没吃没医,是要出人命的,所以叫“生联设施”,但更应该称为“市联设施”,因为一旦离开“市场”与“竞争”,这个系统便会失效。危机面前,最突出的是两项保障:吃饭与就医。批发与零售担负生活保障职责,零售药店(网上药店)与医院则担负医疗保障职责。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批发造就城市,零售服务城市。批发犹如人体的大动脉,零售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监管部门犹如人体的静脉回流血管。心脏搏动所涌出的血液经由动脉再通过毛细血管供应身体组织器官后,由静脉收集所有的血液输送回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任何一方出问题,就会因循环异常而导致机体病变或衰竭。

特大城市在面临战争、瘟疫、天灾等危机时刻,应确保:人联设施指挥有效;物联设施畅通无阻;市联设施供应充足。

零售价值的体现

1、更高的效率

上海在这次疫情中的保供之所以有“民怨”,那是因为做错了一件事:封死高效率的专业团队,启用低效率的义务团队。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加工配送中心、专业快递公司、零售店铺和菜场等普遍停摆,靠政府发放“保供物资”,是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2500万市民的吃饭问题。可能是因为本来就压根没准备这么做,也缺乏预案,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上海唯一一个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西郊国际”,直到4月27日才开放水果交易。所以,抗击疫情要坚持“两个确保”:确保批发、加工、配送与物流等环节的绝对安全,确保零售环节的绝对安全,一旦发现疫情,不能以“疫情”的名义一关了之,而应该主动、积极、快速、强有力地支持这些环节快速清零,恢复正常运转。

零售存在的价值何在?那是因为零售比其它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货币交换取代物物交换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信用卡支付替代现金支付更是交易效率的提升,而互联网如果没有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就绝对不可能发展到当今的规模。所以,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下来看,效率永远是商业价值的最根本的体现。缺乏效率的商业组织或商业活动,在有序竞争的环境下,最终必然会被淘汰。但中国的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低效率的组织与活动,常常被允许长期存在,因而市场规则被扭曲,流通效率长期难以有根本性的提升。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改变得越早,中国会发展得越好。

新零售出现的时候我就认为:新零售的本质是更高的效率,这包括外部效率与内部效率两个方面。外部效率是指整个社会的流通效率,内部效率是指企业的营运效率。新零售如果不能赚钱,那终究是维持不下去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2、更好的体验

从商业终端市场如零售业来看,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在改善用户与商家的关系,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如百货公司实施明码标价彻底改变了传统小商人讨价还价的恶习,使商业活动变得更透明,交易过程更便捷,消费者更放心。后来有了连锁超市,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够足”的需求。购物中心的出现,更是让城市消费者找到了一个闲逛的好去处,所以,大事小事,都会走向购物中心。网购以及新零售的出现,更是以“多快好省爽”的体验感迎合了消费者。但仍然有一大批消费者喜欢传统的零售业态,如食品店、菜市场、小菜店等等。因为中国的消费特别呈现出多样化。

但更好的体验总是与更高的价格相对应的,更高的价格则与更高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应。所以,零售价值体现于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人为拔高零售体验,那就不会有更高的效率。

3、公益效应

无论是效率还是体验,都是竞争的结果,没有竞争,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除效率与体验外,零售价值还体现在“公益效应”上。这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议题。如便利店遍布城市各个角落,24小时全天候营业,实际上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保障。有些公司预言未来有一半实体零售店会倒闭,我觉得如果真的如此,那将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商店倒闭以后这些铺面干什么?城市的夜景还会那么辉煌吗?批发造就城市,零售服务城市,这就是商业的公益效应。

从更深层面来探索,商业尤其是批发业(大型连锁企业其实是批零一体化商业组织),对促进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把商业尤其是零售业看作完全竞争的行业,一方面采取国有商业方式试图把握对市场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又对市场监管缺乏应对之道与实施之术,领导不重视,基层不得力,公益性市场问题频发,消费者“谈食变色”!所以,重提零售的“社会效应”很有必要,这是一项很基础的民生工程。

零售不仅是基础设施,更是人体的毛细血管,还是整个社会的漏斗。服务得好,能化解矛盾与郁闷,服务得不好,会使怨气变为戾气,加剧社会矛盾!终端服务加上批发环节,更像是人体的动脉与毛细血管的融通,希望这个肌体能良性健康的发展下去。(信息来源:联商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