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原纪委书记姜瑞峰:一心为民 惩恶扬善

发布日期:2011-04-29

    得到过他救助的平民百姓,把他看作一心为民、惩恶扬善的当代包公。以他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黑脸》荣获了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两度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他,在客厅墙上挂着包拯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2009年5月在河北省沙河市检查工作时病逝的他,生前坦言:我不希望老百姓称我活包公,希望更多的党员干部,以超过和更好于包公的行为逐步在群众中取代包公。


  取代包公,他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石家庄市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瑞峰的人生旅程。


  针对违法乱纪,他一身正气,敢于碰硬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姜瑞峰常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但军旅题材连续剧《亮剑》是他抽空常看的电视剧之一。现实中的姜瑞峰,面对种种违法乱纪行为,一样敢于亮剑,屡出奇招,屡建奇功。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农药供应普遍趋紧,伪劣农药横行一时。其时,姜瑞峰在邯郸永年县工商局任职。


  在一次查处假农药行动中,农药店老板阻拦查封,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姜瑞峰厉声道:“既然我说是假药,我来喝给你看!”


   姜瑞峰端起一瓶农药,一抬手,一仰脖,“咕咚咕咚”喝下几口。店老板箭步上前,夺过农药瓶:“俺知道这是假药,是药三分毒,你真不要命了?”


  事后同事问起,姜瑞峰说,他查看了农药瓶外包装,又开瓶闻了气味,断定那是假农药无疑。


  当年,姜瑞峰带领同事跑遍全县400多个村庄,查处售假农药案近百起,各种假冒农药57吨。后来,周边各县不同程度存在误施假农药致棉花干枯死亡,而永年县却鲜有类似情形。


  从1997年到2006年任石家庄市纪委书记期间,姜瑞峰牵头开展了清理公款滥配手机、纠正医药行风等社会反响强烈的整治活动,带领石家庄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221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6亿多元。


  “作为日食人民小米、月拿国家俸禄的党员干部,要有报国安民的意识,为民除害。”“当官不为民做主,不是回家卖红薯的问题,而是没有脸回去卖红薯。”长期从事纪检工作的姜瑞峰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应对新的形势,他乐于进取,锐意开拓


  姜瑞峰每走上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面对新的形势,总是以超常的决心,用超常的力度,提出超常的举措,积极进取。


  1997年底,姜瑞峰由河北省纪委调任石家庄市纪委书记。上班第一天,众多上访群众围堵在机关门口,有哭有叫,坐卧不走。


  面对现实困境,姜瑞峰再次“亮剑”。1998年6月,他正式建议在市纪委建立“下访工作队”。同事们回忆,姜瑞峰在那段时间到处“推销”他的“上下”逻辑:老百姓喊冤,在旧社会叫“上告”,现在叫“上访”,“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上’字,变群众‘上’访为纪委‘下’访,变群众访‘我’为‘我’访群众,变层层转办为直接查办?”


  姜瑞峰向下访队员喊话,“规定下访期间不要让我在机关看到你们,你们的工作地点是农村,有村就进,进村就问,有事就办,没事换村。”


  据统计,市纪委及各区县下访工作队深入开展工作以后,石家庄市纪委信访量下降约四成,工作队走访群众100多万人次,查处案件3800多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万多件。


  像组建下访工作队这样的开拓之举,在姜瑞峰的职业生涯中还有不少:市直部门“大街接访”,创建纪委异地调查队,建立处分干部回访教育档案,成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党政纪条规知识考试……


   姜瑞峰常说,作为一名纪委书记,要想做好工作,就要打破“墨守成规、历来如此”观念,敢于创新。


  对百姓感同身受,于家人用情至深


  在石家庄市行唐县太子庄村,已结婚育子的高金菊、高金花姐妹拿出了和“爷爷”的合影,姐姐泣不成声。


  她们嘴中的“爷爷”是姜瑞峰。姐妹俩年幼成为孤儿,跟着贫困的大伯度日,是姜瑞峰在市纪委“与民结亲”活动中认养的两名孤儿。


   姜瑞峰带头认养了9名孤儿。在他的倡议带动下,石家庄纪检监察干部共认养孤儿1100多名,筹资160多万元用于救助孤儿。


  女儿姜玉霞和父亲一起多次到山区看望孤儿,姜瑞峰常对她和随行工作人员讲:“你下去看看人民群众怎么生活,你才知道你应该怎么生活,你应该怎么工作。”


  家人至今难忘的是,姜瑞峰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年到头了出去吃顿饭,他都不答应,因为“人们会议论姜瑞峰也大吃大喝”。但姜玉霞知道,父亲疼爱他们,父亲总会给她买生日礼物,有时是张罗买蛋糕,有时陪她上街买衣服。


  姜玉霞记得,父亲回老家,会给奶奶洗脚剪指甲,父亲晚年把奶奶接到石家庄,不管回来多晚,都要到奶奶床前站一会儿。


  一起接过访的同事都知道,姜瑞峰最见不得老人鸣冤上访。生前每谈及此,姜瑞峰总是语气低沉:看到上访中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痛哭流涕,如何能不为所动?“如果我不是当官的,我母亲会不会也这样去喊冤,或者为我鸣冤?”


  2001年春节后,下访工作队给姜瑞峰汇报工作时反映,发现一些失去父母的孤儿,上不起学,吃不上饭,甚至流浪街头。由此,姜瑞峰向纪委工作人员写了一封公开信,号召机关干部单独或集体认养一个孤儿或资助一个特困学生,一直帮扶到初中毕业,并提倡携妻带子到山区看望认养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