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讯】
碧桂园推出社区零售业态“碧优选”
拟在大湾区布局600家
3月18日消息,在进行内部架构大调整后,碧桂园2020年将重点推出300-1000㎡社区门店碧优选,预计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600多家。资料显示,碧优选是碧桂园旗下社区生活服务品牌,主打生鲜品类,及周转率较高日用生活品、食品,品牌以自有品牌为主,满足1到3公里范围内社区居家客户群体需求,在选址上紧挨社区,与碧桂园自带物业强大流量相适应。根据碧桂园方面的规划,碧优选将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尤其在广、佛、深、莞地区聚焦折扣店业态,重点打造作为社区商业配套、辐射范围超越社区的购物中心。 (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受疫情影响,平行车市场近乎停滞
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和2月,平行进口汽车市场需求降至试点以来最低水平。1月,平行进口汽车终端零售量为13764辆,同比下降17.6%,2月,终端零售量仅为787辆,同比下降83.0%,预期3月开始或将逐步回升。由于销售受阻,企业库存压力大幅上升,2月份全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攀升至14.8,远超警戒线(2019年有10个月在2.0以内)。在库存和资金周转的压力下,平行进口汽车价格继续下降。(信息来源: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一商信托供稿
欧莱雅中国2019年暴涨35%,
背后的秘密是?
欧莱雅中国2019年同比增幅都达到35%,达到其15年来的最高水平,也跑赢集团全球业绩增速和中国化妆品市场大盘增速。巴黎欧莱雅小黑瓶精华,紫熨斗眼霜,零点面霜,3CE烟管口红,阿玛尼红管唇釉,美宝莲fit me粉底液,YSL方管口红,欧莱雅蒸汽发膜和卡诗的红安瓶精华一大波新品一经推出就成为市场爆品。
数据显示,在护肤品类的总体使用渗透率已经接近100%,平均拥有13.8个护肤产品,化妆品类的渗透率也达到了90%,平均拥有11个彩妆产品。总体来说,中国女性消费者成熟度可以说亚太地区第一,基本与韩国持平。(信息来源:化妆品财经)-友谊大港百货供稿
北京苏宁易购将率先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
3月17日消息,《电商报》获悉,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防疫保供网上行”促消费活动,将于明日正式启动,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为响应活动号召,北京苏宁易购率先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消费者可在3月18日至3月31日期间通过北京苏宁微信公众号、北京苏宁官方微博、苏宁云店小程序、苏宁易购门店领取。
据《电商报》了解,北京苏宁发放消费券仅仅是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防疫保供网上行”促消费活动的一部分,还有线上购物优惠多多、线上培训支持小微企业、《消费攻略》引导消费、倡议安全配送等多个板块待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苏宁易购曾于3月14日发布消息称,将面向全国用户发放全民消费券,涵盖家电、手机电脑、服饰鞋帽、珠宝配饰、生活电器、超市等诸多商品及到家业务品类。消费券总价值共计5亿元。(信息来源:电商报)-友谊新都百货供稿
后疫情时代的商业地产,线下依旧是主战场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商业地产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行业纷纷自救,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实施全渠道运营。虽然部分实体零售企业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渠道挽回了一些损失,但是占社会总额的比重也不过20%,这部分销售额对于它们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比例并没有过快地增加,未来线下依旧是实体商业的主战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19年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79%,是由线下实体商业实现的。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经营是趋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表示,虽然疫情期间线上的销售非常活 跃,但是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过是20%,比例并 没有过快地增加,这说明任何时期实体都是主体。
苏宁置业商业管理公司市场总经理吴轶认为,疫情期间,线上业务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家的压力,但购物中心所具备的场景社交功能是线上购物难以替代的,这也是无法改变的本质。(信息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百货商贸供稿
2020年前两个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
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3.7%,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48476亿元,下降18.9%。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44881亿元,同比下降2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7249亿元,下降19.0%。
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餐饮收入为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商品零售为47936亿元,下降17.6%。
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3712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1233亿元,增长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中,吃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6.4%和7.5%,穿类商品下降 18.1%。(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友谊武清百货、达润金盛供稿
上一篇:天津一商信息 壹周刊(第九期)
下一篇:天津一商信息 壹周刊(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