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 壹周刊(第八十六期)

发布日期:2021-09-13

行业信息

李宁收购上海凯桥文化广场写字楼物业

8月27日,李宁发布公告称,公司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0.34亿元人民币,收购位于中国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28街坊凯桥文化广场(暂定名称)8个办公楼层及128个停车位。于本公告日期,物业正在建设中且预期于2022年9月30日前交付予买方。物业预期总建筑面积约为17363.27平方米。李宁表示将于上海长宁区成立其长江三角洲全球业务总部,该物业收购事项符合战略计划。

据业内人士认为,三个体育运动龙头企业均因全球化业务拓展需求,选择落“沪”,一方面,上海是中国主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经济发达、菁英荟萃,企业能在此招揽更多高端人才,进一步促进本土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企业在上海优质商业区建造或收购的办公楼,不仅能满足其自身办公需求,还拥有商办资产保值增值的潜力。从长远视角看,企业的落“沪”举措为其未来拓展业务打下良好根基。(信息来源:时尚商业)—友谊商厦供稿

 

始祖鸟推出全新系列产品

近日,加拿大高端专业户外品牌ARC’TERYX 始祖鸟(以下简称始祖鸟)打造的全新支线SYSTEM_A终于揭开面纱。品牌首先在其天猫旗舰店发售限量尖货礼盒, 9月4日上午10点,始祖鸟在五家线下门店及官方小程序正式发售SYSTEM_A,这是品牌推出的首个性别融合系列,一经上线官方小程序商城3款限量产品即被抢空。

从首发产品我们发现,新系列在秉持着品牌高山科技DNA的同时,对产品设计做了大胆调整,融入极具年轻力的设计元素,以满足消费者多种场景穿着需求。新支线正式释出之前,早有潮流icon在社交媒体上提前“剧透”了部分单品。加拿大说唱歌手Killy在其Instagram上晒出SYSTEM_A夹克,并展示部分产品细节;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Virgil Abloh也通过社交媒体预告SYSTEM_A这一新“面孔”。

被誉为“户外爱马仕”的始祖鸟创立于1989年。30余年间,品牌始终秉持着户外高山科技DNA,同时结合时尚先锋设计理念,成为有口皆碑的专业户外品牌。近几年我们也观察到,始祖鸟不仅征服了一众户外爱好者,就连口味挑剔的潮流玩家也成为“鸟粉”,将其单品运用在街头化的穿搭中。(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中国女装之禾加速拓展国际市场

1997年在上海创立的之禾是一个原创的环保品牌,在定位上它万分清晰,就在奢侈品牌和快时尚之间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块空白市场让之禾有了广阔的舞台。之禾集团对于海外市场的野心很大,2013年之禾集团在巴黎开设了子公司设计中心,18年之禾收购了法国女装品牌Carven足见其野心。在东亚地区之禾的影响力和优势会更突出,近期媒体透露消息之禾ICICLE会在近期日本大阪开设第1家日本本土门店,出售女装和配饰产品。虽然面积不大,不过以此为起点,之禾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对日本消费者而言,之禾的定位也万分贴合消费需求。因为近年来日本的市场消费两极化也越加明显,之禾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之禾品牌创始人的理念也是要将东方精神对于人类生活的思考呈现出来,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美的选择,这也对日本消费者有天然的吸引力。产品上之禾也更关注环保与健康,近期还推出了新的产品系列效仿自然之道,使用了天然面料、环保真丝等可持续健康原材料。对现代社会高压的工作上班族来说这种天然舒适的面料会让人们更加轻松舒适,也更有精力和斗志去迎接挑战。和追求标新立异、夸张个性的其他时装品牌不同,之禾似乎对舒适、大方等简单的着装需求万分关注。之禾对东方文化的精髓做了各种演绎。期待之禾未来有更加精彩的表现,推出更精彩、舒适的产品来服务更多的消费者。(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都百货供稿

 

新锐美妆品牌赚的多也亏的多

今年上半年,国货化妆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美妆上海家化仍位居上市美妆企业业绩榜首。值得关注的是,新锐美妆品牌逸仙电商虽在营收方面仅次于上海家化,但亏损的数额却超过7亿元。新锐美妆们因为“重营销,轻研发”导致赚得多亏得也多,“重营销、轻研发”一直是美妆行业的通病。今年上半年,美妆企业为新锐品牌投入的资金均有增长。逸仙电商今年二季度的运营费用为14.1亿元,占总收入的92.6%。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率也达到了45.41%,其中渠道及广告宣传费在全部销售费用中约占74%。

新锐品牌们开始“扎堆”建研发中心。完美日记、薇诺娜、花西子、溪木源等品牌母公司相继在今年8月公布了研发计划。以研发来构建护城河,这是新锐品牌长久发展的必经之路。靠流量打造出来的爆品缺乏独特性,很多新锐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现阶段提升业绩的方式也只能是增强研发实力,打造一些生命周期长的产品。(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购物中心儿童业态或将迎来优化调整

近日,校外教育培训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购物中心也不得不进行业态调整。“无儿童,不商业”,素有购物中心“客流发动机”的儿童业态,要如何应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考验?

据相关数据显示,儿童业态商业总面积已达到916.1万平方米,在过去5年间增长了5倍;儿童业态在购物中心占比更是由5%上升至15%,近两年提升尤为显著,儿童经济在商场中蓬勃迅速发展。

在儿童区域,除儿童零售和儿童娱乐外,或多或少都会引进教育培训机构。同时构筑家庭化的教育服务体系,有效服务周边社区客群。在曾经学科教育杀成红海之时,素质教育反而是一片蓝海。并且素质教育涵盖范围广、细分领域多、市场分散度高。包括艺术类(舞蹈、美术等)、体育运动类(篮球、击剑、跆拳道、游泳等)、基础素养类(思维、全脑培训、阅读等)、科学创造类(科学、机器人、编程等)、棋类、文学国学类、游学类等。购物中心进入后教培时代:K12不再成为主流,早教和素质教育成为替代组合。

疫情之后,全民对于运动就有很大的关注度,也掀起了一波运动热潮。加之奥运会的热度,竞技体育的热度攀升,具有季节性的项目,如滑雪等室外项目也开始进入室内。在暑假之际,除了趣味英语、画画、舞蹈等兴趣课之外,击剑、跆拳道、也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信息来源:北方网 )--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