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上海国金中心艺术金虎雕塑中国首展
2022虎年春节将至,魔都各大购物中心纷纷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新春营销活动,通过氛围浓厚的美陈、生肖装置、IP展览等多样形式传递年味。
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商圈,为迎接2022壬寅虎年,上海ifc商场悉心举办了“金虎贺岁迎新春”大型推广活动:以艺术金虎为贺年主题,糅合中国传统新年元素与国际潮流艺术氛围,特别邀请德国著名3D几何动物艺术家沃夫朗·坎普夫迈尔独家设计几何型立体金虎雕塑,在中国首次展出。此次特邀天才型艺术家设计作品,不仅能让顾客感受中西艺术文化碰撞的火花,同时体现了上海ifc商场一直营造的至尊级奢华购物氛围。“上海ifc商场一直秉承着为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顾客,营造多元化的时尚购物体验为宗旨”,新鸿基地产代理执行董事冯秀炎表示。(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商厦供稿
上海久光中心加速北上海商业沿革
1月22日,位于上海久光中心B2层的久谷食集正式营业,这座已经开业近2个月的商业体仍然保持着开业之初的人气火爆,是久光的魅力,同时也证明了北上海商业消费迭代正朝着积极向上的态势发展。
久谷食集位于上海久光中心B2层,面积近2000平方米,共20余家餐饮商户。作为商场餐饮业态的极大延伸,环境设计、品牌丰富度上都极大展现了久光系的精耕细作。久光中心作为久光系百货到购物中心的沿革形态,在满足周边消费者多样化的就餐需求上,通过打造久谷食集提供综合性的社交空间,为追求新事物、新体验的家庭族、周边白领族以及年轻族提供多元化的餐饮复合空间。环境设计上,充分展现综合社交空间的概念,通过把木质、金属、石材、瓷砖等各种材质的元素层层叠加呈现放松舒适、时髦新潮乐趣的氛围,与整个久光中心的设计概念融为一体。久谷食集在整体的层叠设计理念中间,同时凸显每个商户品牌的设计概念,多元化的色调风格,彰显灵动和高品质的品位。
品牌组合上,上海久光中心甄选了市场的头部人气餐饮品牌,有大米先生、成都你六姐、肥汁米兰、胡子大厨等简餐,也有苏陀供、郑阿姨特色馄饨、一锅一贴等特色美食,也有民众推崇的笨象咖喱、超级泰等西式美食,以及赌气包、又炒酸奶、泉鲤、火辣炸鸡、热卤食光、挞柠等人气小食。区域内汇集了来自国内多个城市的中式餐饮,与周边消费者的需求相呼应,丰富消费选择的同时提升级次。(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资生堂打包出售旗下两大品牌
近日从资生堂中国公司获悉,公司已决定将旗下Za姬芮和泊美品牌出售给美妆品牌管理集团URUOI,但具体的交易价格未公开,这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3月完成。对于此次的出售,资生堂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集团正在实施Win 2023中长期业务战略,逐步聚焦以美肤为核心的业务架构。公司推动业务转型,重点发展领导品牌,以强化业务根基,发展成为全球美肤集团。基于此,资生堂认为Za姬芮和泊美品牌需要外部的资源来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相信URUOI是理想的合作伙伴,可以支持这两个品牌再创新高。”公司方面称。
泊美是资生堂集团在2001年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护肤品牌,也是这家日本公司在中国推出的首个本土化品牌。作为突破中国CS渠道的敲门砖,资生堂将泊美定位大众化,此后的业绩也证明泊美为资生堂在中国的CS渠道开拓起到积极作用。2006年,泊美进入屈臣氏和百货渠道;2012年,泊美已签约国内8000多家化妆品专营店。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泊美在专营店渠道一直保持20%以上的业绩增长。说实在,看到资生堂打包出售自己旗下的两大品牌,很多人都会很诧异。(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都百货供稿
海外小众美妆在华难念经
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选手越来越多,众多海外小众化妆品品牌均欲在中国市场大展身手, 2021年在中国市场“倒下”的化妆品品牌中海外品牌的数量超过十个,远高于国内品牌。
在这个赛道上,外来的和尚并不好念经。闭店、清仓、退出......部分海外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冷。2022年开年,韩国化妆品巨头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悦诗风吟就在中国市场搞起了关店清仓“大撤退”。而在2021年,退出中国市场的海外化妆品品牌数量明显多于往年,如联合利华旗下“韩妆”轻奢护肤品牌K-BRIGHT科倍丽停止运营、启动清仓,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资生堂45亿元卖掉了其之前花费120多亿元收购的三个彩妆品牌。2022年开年,海外化妆品品牌便频频在中国市场“吃罚单”。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宁波第三分公司因违反化妆品管理规定被累计罚款1.2万元,原因是旗下一瓶香水产品没有标注中文标签;安热沙倍润旗下防晒啫喱亲肤型产品也因包装上无中文标签,相关责任人被罚款1万元。
未来,海外化妆品品牌和传统国货化妆品品牌、新锐国货化妆品品牌之间的竞争或将日趋激烈。艾媒咨询分析师王清霖表示,从化妆品市场来看,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中高端品牌接受度最高,并持续增长的重要市场之一。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中国市场对美妆护肤产品的需求量稳步增长。(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高端消费品牌涨价潮何时结束
新年伊始,高端消费品牌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涨价潮。继劳力士、爱马仕相继提价后,日前迪奥也宣布完成价格调整。此外,百达斐丽、蒂芙尼等多个品牌也将进行价格调整。涨价成瘾,大牌还能“笑”多久?
劳力士率先宣布从1月1日起全球同步上调官方公价。劳力士官方网站显示,部分提价手表的价格比2021年高出3%-10%。爱马仕的涨价基本也固定在每年的1月,今年每款涨价幅度500-4300元不等。此外,百达翡丽也已经确认将于2月1日上调价格,但未提供具体细节。而蒂芙尼、卡地亚等品牌也有要涨价的消息传出。
对于高端消费品牌的涨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物流成本攀升,品牌以涨价来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不过,目前一些品牌的销售情况已经开始好转。普拉达发布2021年初步业绩数据显示,集团2021年销售额同比大涨41%至33.64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8%。LVMH集团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LVMH集团在亚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与2019年相比,LVMH集团在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的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6%。
“涨价是一些大品牌的常见动作,只是受疫情影响,品牌涨价更频繁了。”时尚领域专家张培英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品牌调价重在提升自身价值,维持品牌调性和稀缺性。同时,提高价格也是一种营销手段——瞄准高端竞争对手来自抬身价。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对于涨价较为排斥。部分消费者表示,如今对一些大牌产品的消费欲越来越低,原因是价格过高。“一些品牌的设计越来越丑,质量越来越差,而价格却越来越高。”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涨价凸显品牌稀缺性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做好对品质的坚守。不管是从尊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还是重视自己品牌的声誉,高端消费品牌还是应该把精力花在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上,以求长远发展,毕竟脚踏实地保证质量、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对于消费者而言,自身的消费都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经济基础之上,量入为出、理性选择、适度消费、有所节制。不能图涨价前的便宜而过度消费。
事实上,当下年轻人已越来越追求性价比,不再追求昂贵、完美的商品。有调查显示,一些年轻人会把钱花在刚需上,从只买贵的转变为只买最合适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拒绝极端消费,以俭代奢正成为新风尚。(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