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津一商拍卖总行薪酬改革激发员工创效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2-11-03

“真没想到业务员的收入能比之前增长5倍以上,比部门领导的工资都高。薪酬制度改革太好了,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集团的‘干到给到’,大家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多跑业务,多拿提成。”天津市拍卖总行的员工安然兴奋地向笔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10月15日是天津市拍卖总行的发薪日,依据9月份的业绩完成情况,拍卖总行基层业务员的收入涨幅普遍达到2-8倍,2名员工月收入过万,最高的超过了3万元。经营一线员工成为本次天津市拍卖总行薪酬制度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


(拍卖总行拍卖师接受电视台采访)

时间拨回到今年6月份,为激活员工的创效激情,新一届物业租赁事业部班子通过对拍卖总行“轻资产、重专业”的业务特点进行“靶向发力”,在现有薪酬制度框架基础上出台《拍卖总行“对标同行业,提升行业竞争力”责任制奖励方案》。奖励方案取消了干部员工原有薪酬序列档级,调整为同一起跑线的“基本薪金+责任制奖励”机制,实现了“不盈利不奖励、少盈利少奖励、多盈利多奖励”的市场化运作,真正凭能耐吃饭、靠本事挣钱。

 新政策出台后“鲶鱼效应”立即显现,彻底搅活了拍卖总行的“一潭春水”。截至9月底,天津市拍卖总行与东北制药、北方重工、本溪同达、天津市各区公安分局、纪委、烟草局、海关等集团内外部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交总额突破5000万元增长50%,收入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倍。在处理集团资产拍卖中,综合溢价率达到69.9%,累计为集团企业创造利润近5000万元。特别是在9月23日刚刚结束的本溪同达矿业闲置资产拍卖中,底价1300万元的拍品,通过18名竞买人25次出价,最终以2450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88.5%。“同达矿业这次拍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都是业务人员跑出来的。”业务员李宸介绍说:“以前大家把拍品挂网后,有客户咨询就是电话简单沟通,只要能成交就行,卖多卖少并不十分关心,因为不管拍卖成交溢价多少,提奖有上限,还是拿这些死工资,大家积极性不高。现在不同了,成交额高低直接关系到大伙的收入,所以这笔业务我们主动寻找意向竞买人,陪着客户出差,到矿区现场看设备,请专业人员讲解,就是为了多聚集客户,提高成交率。”

(拍卖总行工作人员带领竞买人现场讲解拍品情况)

(拍卖总行工作人员带领竞买人现场看拍卖设备)

(拍卖总行工作人员与公安人员共同查点法拍品)

问起在天津市拍卖总行工作的员工,绩效激励改革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很多人都会提到一句话:心热了,劲头就足了。

      除了创效,责任制奖励方案中对节费也有相关约定。“全年综合费用进行年终结算,高于或低于当年全年费用计划指标的部分一次性扣除或回补。”节费就是创效的观念如今在每名员工的意识里愈发根深蒂固。例如原来接到政府公车拍卖业务都是找拖车把车运回来,现在员工都用牵引绳自己拖车,一次就能节省300元。拍卖总行今年仅交通费一项支出就比去年节省一半。从过去不派公车不出去谈业务,到现在开着私家车找客户、跑业务,从只计算个人支出的“小账”转变为计算整体业务收入的“大账”,拍卖总行的员工们真正成为了企业增值有方的经营者和责任于心的当家人。

 “绩效激励改革受益的不只是一线的业务人员,只要你想出力、积极参与业务流程,辅助人员根据贡献大小同样按比例拿绩效提成”天津市拍卖总行业务主管赵杰说道。在严格把控业务风险基础上,拍卖总行做好业务流程的“减法”和质效升级的“加法”,将业务审批流程从7天缩减到2天;从各个业务员“单打独斗”到全员“协同作战”,从“一人拾柴火不旺”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每名员工的积极参与下,天津市拍卖总行的“业务之火”越烧越旺。

 滴水入海,万众同频。天津市拍卖总行破茧成蝶的蜕变正是天津一商不断自我革命,大胆改革,走稳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在天津一商不断加快的奔跑步伐中,天津一商的干部员工们正一心一意、一笔一画勾勒出天津一商的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美画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