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连锁业应对危机整体增速趋稳
发布日期:2010-03-26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5日发布的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百强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与2008年基本持平。
中国连锁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计,2010年百强连锁企业销售增长将高于去年,达到18%左右。
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的销售增幅为13.5%,是1999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连锁百强统计以来增幅最小的一年,第一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分析认为,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5.5%,其中汽车、家具类及建筑装潢材料类增幅较大,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粮油类、肉禽蛋类等在连锁百强企业中销售占比较大,因此,百强企业销售增长依然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百强连锁企业开店更趋谨慎,导致销售增长动力减弱。另外,2009年全年CPI维持在较低水平,也对销售增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虽然内资专业店在销售规模上占据榜首,但外资连锁企业的增速和单店业绩要明显高于前者。调查显示,2009年,百强中外资企业增幅明显高于内资,也高于外资2008年的增幅。20家外资企业的销售和门店增长分别为20.4%和15.7%,2008年分别为17.6%和13.1%。外资企业的单店业绩也明显好于内资企业。内资大型超市企业2009年单店平均销售额为1.7亿元左右,而5家外资大型超市企业单店平均销售额为2.2亿元,如果扣除新开店因素,这一数字还将明显提高。
对不同区域百强企业的销售业绩比较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百强增长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从百货、超市等业态中抽取上述一线城市10家企业和20家二三线城市区域型企业进行对比,一线城市百强的销售增长为5.3%,店铺增长为7.2%。二三线城市百强的销售增长和店铺增长分别为19.3%和14.7%。
中国连锁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计,2010年百强连锁企业销售增长将高于去年,达到18%左右。
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的销售增幅为13.5%,是1999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连锁百强统计以来增幅最小的一年,第一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分析认为,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5.5%,其中汽车、家具类及建筑装潢材料类增幅较大,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粮油类、肉禽蛋类等在连锁百强企业中销售占比较大,因此,百强企业销售增长依然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百强连锁企业开店更趋谨慎,导致销售增长动力减弱。另外,2009年全年CPI维持在较低水平,也对销售增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虽然内资专业店在销售规模上占据榜首,但外资连锁企业的增速和单店业绩要明显高于前者。调查显示,2009年,百强中外资企业增幅明显高于内资,也高于外资2008年的增幅。20家外资企业的销售和门店增长分别为20.4%和15.7%,2008年分别为17.6%和13.1%。外资企业的单店业绩也明显好于内资企业。内资大型超市企业2009年单店平均销售额为1.7亿元左右,而5家外资大型超市企业单店平均销售额为2.2亿元,如果扣除新开店因素,这一数字还将明显提高。
对不同区域百强企业的销售业绩比较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百强增长明显高于一线城市。从百货、超市等业态中抽取上述一线城市10家企业和20家二三线城市区域型企业进行对比,一线城市百强的销售增长为5.3%,店铺增长为7.2%。二三线城市百强的销售增长和店铺增长分别为19.3%和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