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赴加拿大交流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2007-01-31

    此次加拿大之行,我真切地感受到,身在异国他乡,随时会受到来自生活和学习等方方面面的感官冲击和对思维潜移默化的灵动。正如前面的同学介绍,此次出访目的是学习与交流,更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在我们感受着学习和交流每一时刻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带着比较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两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异同。在此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在加拿大计算机专业课程方面的学习体会。
    专业课学习体会
    1.对CET教育培训中心与HBI学院的的认识和了解
    在经过为期两周的英语强化的学习之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转到CET培训中心下属的HBI 学院继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进修。CET -教育和培训中心(www.tcet.com),是一个非赢利性的国家教育中心,隶属于PEEL区教育局(www.peelschools.org)。 PEEL区教育局是加拿大最大的教育局之一,每年培训10万学龄学生和20万成人学生。中心招生采用申请入学的方法,一年三个学期三次招生;专业设置多,课程适应各种层次需要,有成人文化补习、学徒培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大学预科(升学教育)、短期培训等;招生范围广,在职的雇员,失业人员,就业不足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等都可以进入学院学习;办学形式多样化,有全日制、半日制、夜校、远程教育等多种。我们前去的HBI 学院是CET培训中心下属培训机构,专门负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方面的培训。主要面向成人,侧重短期的模块技能培训及求职辅导。在社区培训工作方面,充分发挥社区学院服务周边的地域的辐射作用。
    2.硬件设施与硬件管理
    通过在HBI的学习和对参观过的几所学校考察,我们看到其计算机设备型号、教学演示设备、网络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在先进程度上与我市的各职业院校水平相当,并无太大差异。只是由于国情不同和HBI服务与培训对象的多样性,其计算机房机位容量并不太多,而且并不是标准的教室,但每个机位的空间比较大,更符合小班教学的要求。如我们所在计算机房,有里外两间机房组成,其中一间房是我们培训上课使用,可供17名学员学习;而另一间,相对容量很小,有5台设备,也经常有学员和教师在此上课。在上课期间,我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更关心其备的管理情况。据了解,整个HBI学院的网络安全、网站管理、软硬件维护,仅由1名工作人员完成。在问及所有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及设备管理问题时,我了解到,他们的设备并没有像我们的那样安装还原卡,系统安全完全靠网络进行管理,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登陆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对系统访问靠权限来控制。我想在设备的管理上,运用网络手段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方向。
    3.课堂教学组织与教材使用
    来到HBI学院感触最深的是,其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材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教学实例接近生活和实际工作需要。比如,在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学习的每一课,都是一个案例。每一案例由一个数据库和若干操作实例组成。这些操作在学习过程中接近生活,符合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又如,在我们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时,教师为我们每一个人拍摄一张照片,在以后的教学中就成为我们上课的素材;而且在教学上,他所教授的案例,都是他从事网站制作、平面设计工作时的作品。因此,课堂氛围容易营造,学员进入课堂较快,课堂效果好。其他课程也都是采用的案例教学,具有一定针对性。(2)在教材使用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我们参观的学校,教材是循环使用的;另一种,是我重点要说的,是在CET和HBI使用的培训教材。这些教材并没有固定形式或印刷成套的,都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从参考书或网络上找的操作案例,每次上课都印发给大家。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实例结合紧密,教学目标明确,案例操作的步骤详实。如我们在学习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程,每一课教材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五方面内容。第一层次:教学目标、内容介绍、知识要点;第二层次:每一知识要点又分为基本理论、界面介绍及操作和案例操作。学员在课上,即使没有跟上课堂进度,也不用担心,只要按照教材的操作说明即可独立完成每一案例。因此,我体会到的是好的教材,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参考,更是学生课后独立学习的辅导指南。(3)课堂作业采用大作业或项目形式。在平面设计的课程即将结束之前,教师给大家留了作业,作业的内容是6个项目,内容由简到难,涵盖了所学课程Photoshop、Indesign、GoLive三门课程。作业的题材和素材是任选的,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课堂上还展示了部分老师的作品,并介绍各自的创作思路,受到任课教师的赞赏。这种大作业对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起到巩固作用,同时也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带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