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弘扬时代楷模精神 忠诚担当不懈奋斗——张黎明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18-08-20


张黎明,男,汉族,19698月出生,20015月入党。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运维检修部第四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一班班长。天津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2016年初,天津市委将他作为天津重大典型进行宣传。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天津市道德模范、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等荣誉。

2016年5月,入选中央组织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名单。

2016年71日,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8年528日,中宣部在天津市向全社会发布张黎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人物事迹

他以工匠精神自勉,不忘本来,坚守初心30年扎根一线,是配电抢修一线的活地图急先锋;作为 蓝领创客,他精益求精,执着创新,带领团队累计为公司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是天津市电力系统唯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他注重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引导功能,创造六化工作法把做职工思想工作与日常管理相融合。他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成立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用爱与真诚搭起与百姓、客户的连心桥。他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对百姓的绵厚深情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时代价值。2016年初,天津市委将他作为天津重大典型进行宣传。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天津市道德模范、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等荣誉。

深扎一线的,滋养信念树

30年来,张黎明始终没有离开条件艰苦的配电抢修一线,因为,电力抢修是雪中送炭、救人危急的事,干着光荣。这是张黎明的回答,也是一个普通共产党人对平凡岗位的承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做好故障抢修,技术要精、地理也要熟。没有任务的时候,张黎明总是随身带着笔记本,记下所辖线路的全部位置及周边环境,回来后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下来,并弄清所有配电线路所带的用户及用电性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久而久之,张黎明练就了一手事故诊断的绝活,凭借线路保护动作情况、设备健康状况、故障周围环境,就能迅速准确的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为尽快送电争得了宝贵的时间,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

张黎明服务的辖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这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落户在这里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40多家。作为所在班组的负责人,张黎明经常在供电的关键时间选择24小时值守,以便随时投入故障抢修。党员就是要走在前,干在前,凡事比别人多做一些,做好一些。海河隧道工程是我国首次在高地震区修建沉管隧道,备受瞩目。201410月子夜12点左右,海河隧道建设工地突然停电,海河隧道负责人给张黎明拨通了求助电话,与此同时,张黎明也接到公司调度的电话,要求他们迅速开展全线故障排查。仅2个小时,挖断的电缆就被重新接好。抢修结束后,张黎明还主动给参建的施工队伍培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多年来,他从未关过手机、更不会让手机没电或欠费,有时候夜里听到下雨了,他也习惯性地把手机握在手里,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解答疑难。抢修一线工作常常与危险相伴,但张黎明还是选择毅然前行。

执着创新的,铸强先进魂

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张黎明醉心于职业技能的精致化,用传承与创新、专注与钻研、坚守与坚持,为工匠精神作出最美的注脚。

张黎明一直有一个质朴的梦想:60多万企业用户和260万居民想用电时就有电。承载着这个梦的,是张黎明对创新始终如一的执着。张黎明主持的多项创新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4项,可摘取式低压刀闸一项专利推广应用,将恢复送电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8分钟,每年减少停电损失超过300万元;他发明的“AAEA”抢修管理模式,将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

小创新大应用。在滨海供电分公司有一种特殊手提箱,抢修班里、抢修车上、事故现场都在用,这就是张黎明团队创新发明的拉杆式急修BOOK。这种新型工具箱,就如同一本工具书,将工具和常用备件分门别类地放在适当的页面上,到了现场可以很方便地翻阅、提取,工具缺失也有随时发现。急修BOOK在全市电力系统大力推广,成了抢修一线员工的随身宝贝

张黎明爱学习、善钻研,坚信服务没有最好,创新就能更好。在技术创新上有一手,在管理创新上更有一套,他带领团队制定完善《抢修服务一日标准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整合优化抢修服务流程,提高了抢修工作效率。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张黎明总结提炼出了服务态度主动化、服务手段现代化、程序标准规范化、管理方式军事化、延伸服务人性化、特殊对象亲情化六化工作法,使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角下,不断创新是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共产党员发挥带动力、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诞生了大量创新成果,工作室成立5年来,实现技术革新200余项,1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一批高素质人才也从这里涌现,151人提升了技能等级,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天津市十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单位,他本人也成为天津市电力系统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

以爱织就的,照亮百姓心

张黎明的手机号出现最多的地方,是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上、街道市民服务手册上、便民爱心卡上。在张黎明的心里,始终记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根本,就是要服务好百姓。

作为新时期的电力工人,张黎明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7年,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了。十年间,张黎明和他的215名队员走进石化企业、大火箭基地等,安全检查保供电;走进乡村,推行节约用电小窍门,增加电力设备让农村告别低电压;走进校园,向孩子们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走进医院,检修线路保安全;走进社区保民生,推行社区经理服务制,开展节能互助,照亮邻里等服务项目……社区群众亲切地称张黎明书记,因为在他们心里,张黎明是社区的电管家,是代表党和政府给他们送温暖的光明使者

张黎明及其带领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坚持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三式一约差异化服务,主动为政府提供参谋式服务、为重点企业打造伙伴式服务、为重点项目实施订单式服务,对百姓民生履行公益之约,实施24小时服务热线联动应急机制,确保快速响应,做到对待百姓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成为百姓好用、爱用的电保姆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先后与十几个社区150余户老弱孤残住户确立帮扶关系,建立服务档案,走访慰问军烈属、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结对帮扶失学儿童、急送心脏病患者、受伤者就医等事迹在群众中传为佳话,每年累计出勤1100余次,他个人义务奉献1万多小时。他和团队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年,天津市委将他作为重大典型进行宣传,在全市掀起集中传播和学习张黎明先进事迹的高潮,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传递了正能量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自贸区建设等五大战略机遇叠加的新形势下,站在新的起点,张黎明坚守电力抢修一线,以更便捷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更务实的作风,展现当代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为全力服务安全天津繁荣天津美丽天津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百姓民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