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丝芙兰推出助力中国美妆品牌新计划
近日,法国奢侈品集团 LVMH 旗下国际美容零售商丝芙兰(Sephora)举办了“美力多元2022夏季独家新品及全球美妆趋势发布会”,会上同时宣布启动“就耀中国造”中国品牌发光计划。该计划将在3年内扶持5个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助推其成为销售过亿的高端美妆代表。
此外,丝芙兰还表示将借助自身强大的全球网络、忠实用户社群与高端零售打造经验,推动这些品牌登陆国际零售渠道,展现国潮美妆的实力。丝芙兰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冰女士表示:“丝芙兰不仅能够为国潮美妆品牌提供商业化和渠道拓展方面的孵化支持,作为一个国际平台,丝芙兰更可以助力品牌扩宽‘国际化’视野。”
近年来,入华已有17年的丝芙兰不断引入并孵化中国高端美妆品牌,持续将更多优质国潮美妆选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如CHA LING茶灵、WEI蔚蓝之美、Herborist TaiChi佰草集太极、INOHERB TANG相宜本草唐、MAOGEPING·LIGHT毛戈平·光韵、YUMEE瑜幂及COLOR STUDIO BY MARIE DALGAR玛丽黛佳色彩工作室等。会上,丝芙兰还披露了7大2022夏季全球美妆趋势,推出59个海内外品牌及360余款明星产品与独家新品。本次全新入驻丝芙兰的小众新锐品牌包括:旨在缔造动物关怀价值的奢华美妆品牌HOURGLASS、美国专业彩妆品牌 ANASTASIA BEVERLY HILLS、定义高性能护肤品标准的权威肌肤护理品牌 Murad慕拉得、主打高效安全配方的科学护肤品牌 Dr. Dennis Gross丹尼斯格罗斯医生、极简纯净化妆品及香氛品牌 CLEAN克霖及科学护发品牌 Living Proof 缕灵等。
为进一步推动美妆零售行业发展,丝芙兰近期还宣布与腾讯智慧零售携手,共同推出“私域新生力 - 腾讯智慧零售新锐品牌助推器”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有潜力的小众品牌打开知名度,帮助其在微信生态内的私域阵地获得新增长。丝芙兰将联合腾讯智慧零售,为入选品牌提供私域培训、资源牵引、实战试卖、创新经营模式探索等端到端、强落地的扶持。同时,丝芙兰还会结合自身私域实践经验与渠道经营能力,助力品牌夯实现有基础并共同探索未来发展道路。(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波司登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6月24日,中国羽绒服品牌领导者波司登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2021/2022财年全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同比增加20%至162.1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0.6%至20.62亿元,收入和净利润两项关键财务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本财年是波司登集团“新三年”战略规划的开元之年,集团表示将在这三年间(2021-2023)继续坚持“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的战略方向,由“全球热销的羽绒服专家”升级为“全球领先的羽绒服专家”。羽绒服业务仍为集团最大收入来源,同比增长21.4%至132.2亿元,占集团收入依然八成以上(81.6%);波司登品牌收入增长16.3%至116.2亿元,占集团收入超过七成(71.7%)。
此外,集团的其他业务还包括贴牌加工管理业务、女装业务(杰西、邦宝、柯利亚诺和柯罗芭)、多元化服装业务(男装、居家服、校服等)。波司登在重塑波司登品牌的同时,依然持续发展定位在中端市场的雪中飞、高性价比的冰洁品牌羽绒服业务,通过各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实现全面覆盖。截至2022年3月31日,雪中飞共拥有275家零售点,冰洁共拥有50家零售点。(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揭秘新时代消费者审美的转变
近年来,New Look、TOPSHOP、Forever21等快时尚服饰品牌相继退出中国市场,Zara、H&M、GAP等也逐渐被年轻人所“抛弃”。不过,也有一些新晋快时尚品牌,如Chuu、BM以鲜明的风格定位、快速的更新频率而悄然崛起。
曾几何时,“GAP们”在国内各大购物中心、热门商业街区都占据着重要位置。经消费者耳熟能详的New Look、TOPSHOP、Forever21等品牌纷纷退出中国;依然现身各大商场的Zara、H&M、优衣库等也只是苦苦支撑,不断创新设计、跨界联名、快速上新,但也越来越难留住当下的年轻人。近日,韩国服饰品牌Chuu又在北京开新店的消息在Chuu女孩圈传开。6月6日,Chuu北京合生汇店正式开业,这是继北京朝阳大悦城门店之后,Chuu在北京的第二家门店。6月7日,虽然是工作日,但来合生汇店购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该门店工作人员表示,试穿衣服需要排队等候半小时左右。
Chuu在中国的开店速度的确很快,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消费者对性价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新鲜有趣的消费场景外,新晋品牌还需回归产品的质量把控及款式差异化,避免重走快时尚“老路”。(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反垄断法完成首次修改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6月2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反垄断法的决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王翔介绍,修改决定共二十五条,进一步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规则。
在垄断协议方面,一是完善了纵向垄断协议的认定规则,对于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纵向垄断协议,经营者能够证明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不予禁止。二是增加了垄断协议安全港规则,对于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纵向垄断协议,经营者的市场份额低于规定标准并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不予禁止。三是增加规定,经营者不得组织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者为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提供实质性帮助。
在经营者集中方面,一是完善了对未达到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的调查、处理程序,对于未达到申报标准但有证据证明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要求经营者申报;经营者不申报的,应当依法进行调查。二是根据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需要,增加了审查期限“停钟”制度。三是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健全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审查制度,依法加强对涉及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王翔介绍,修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处理好规范和发展的关系,同时把握反垄断法作为基础性法律的定位和反垄断工作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在法律中完善基本制度规则的同时,为制定反垄断指南和其他配套规定留出空间。(信息来源:新华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