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香奈儿将为顶级客户开设专属独立精品店
法国奢侈品公司Chanel(香奈儿)表示,计划强化专属战略,开设专门服务顶级客户的专属独立精品店。疫情期间,香奈儿通过多次涨价来弥补原材料、劳动力、运输成本上升和汇率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丝毫未消减消费者对高价奢侈品的热情。
根据香奈儿今年5月公布的2021财年业绩数据,销售额相比2020年增长49.6%至156亿美元,经营利润更是增长170%至55亿美元。其中,皮具和高级时装为代表的高价商品表现“尤为出色”,成为推动品牌销售额增长的核心力量。香奈儿首席财务官 Philippe Blondiaux近期在接受英文媒体 BOF采访时表示:“我们最关心的是保护我们的客户,特别是老客户。”据悉,开设私密性精品店的计划将从2023年初启动,亚洲将成为首批试点地区。毋庸置疑,亚洲地区是香奈儿品牌的重点战略市场,2021财年亚太地区销售额超过80亿欧元,较2020年上涨53.5%,贡献了品牌全球销售额的51.5%。
另外,香奈儿计划新招募超过3500名员工,其中包括大量的销售顾问,以提升客户服务。渠道方面,香奈儿在2021年投入7.58亿美元,包括购置旧金山旗舰店所在的物业、迈阿密设计社区的一家精品店物业,并为其香水和美容业务增设了50家独立精品店等举措。业内预计,香水和美容独立精品店的增加将推动香奈儿香水和美容业务从批发驱动逐步向直营过渡。香奈儿首席财务官 Philippe Blondiaux 曾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美容业务的方向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香水美容这类入门级品类以外,在高价品类方面,香奈儿虽然始终拒绝“触电”,但是在数字化体验上积极投入,以提升客户体验。比如,推出门店预约工具、虚拟试穿和在线售后服务等。目前,香奈儿的门店网络依然比较精炼,全球仅有250家精品店(不含香水美容独立门店);相比之下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和 Gucci 古驰的门店数量几乎是其两倍。疫情期间,香奈儿精品店门口排起的等待长龙时常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韩国服饰化妆品牌北京三里屯店关闭
STYLENANDA是来自韩国的美妆与时尚生活方式品牌,2004年从服装起家;3CE STYLENANDA则是其在2009年创建的专业彩妆品牌,因热播韩剧《Miss You》让该品牌迅速风靡全亚洲。之后,3CE STYLENANDA于2018年被欧莱雅集团收购,2019年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而3CE北京三里屯店是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家妆服一体旗舰店,位于三里屯北街81号·哪里花园,2019年10月开业至今不足3年。上述门店关闭后,3CE在中国尚存2家线下旗舰店,分别是今年6月焕新开业的南京德基广场店,以及2021年1月24日开业的上海新天地店。
有分析指出,相比同期走红的完美日记,3CE STYLENANDA在中国扩张脚步缓慢,除了本身发展策略较为保守,该品牌与“中国3CE”长达10年的商标官司更是耗费了不少精力。2012年,“3 CONCEPT EYES”被武汉兰达化妆品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注册。彼时,韩国3CE母公司只能以“3 CE”和新三角形logo注册商标,在中国市场取用“三熹玉”这一中文名称。2015年-2017年期间,韩国3CE母公司Stylenanda三次起诉上海芬岚,试图通过法律诉讼拿回“3 CONCEPT EYES”商标权,但均被驳回。不仅彩妆品牌3 CONCEPT EYES活跃在中国各大商场,多家公司纷纷注册涉嫌仿冒商标,市场上关于“3CE”假货、涉嫌仿冒、侵权产品横行。直至2022年3月,3CE STYLENANDA赢得商标侵权诉讼终审判决,认定被告方存在商品包装装潢、商品名称、企业字号等仿冒行为及虚假宣传行为,判决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1040万元。
如今,韩流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明显走弱,刚打赢商标官司不久的3CE STYLENANDA选择撤店,或是无奈之举。反观在悦诗风吟、伊蒂之屋等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叠加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货彩妆的强势围剿,倘若3CE STYLENANDA不再加快步伐与中国消费者取得更深层次的联系,未来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恐怕会更加被动。(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李宁大股东收购英国鞋履品牌其乐
6月15日,李宁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审议通过收购英国百年鞋履品牌Clarks(其乐),价格为1亿英镑(约合8.4亿元人民币)。李宁家族正式宣告又添一员。收购完成后,非凡中国将和莱恩资本共同持有一家公司,间接持有Clarks集团51%的普通股,Clarks将成为非凡中国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品牌业绩也将综合入账至非凡中国财务报表。
收购完成后,李宁将在以下方向采取发展Clarks业务的措施:一、提高成本及营运效率;二、重新定义客户分类及加强品牌建设;三、审阅分销策略;四、重组企业组织;五、增加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非凡中国旗下的Z世代潮流服饰品牌“LNG”,已在全国地标商圈开设近20家线下门店,定位在电竞、二次元及潮流等年轻用户群体。
非凡中国是李宁旗下对非运动类鞋服业务开展境外并购的主要平台。非凡中国在3年内先后收购堡狮龙、铁狮东尼、Clarks三大品牌,不仅满足了用户群体对运动休闲、潮流、轻奢、高端的不同需求,也通过收购进一步扩大集团在海内外市场的份额。(信息来源:财经涂鸦)--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从“618”透视中国消费复苏与升级
和往年相比,今年“618”更多了一层不寻常的意义。在疫情等因素对国内需求造成严重冲击情况下,“618”不仅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更是对消费复苏“成色”的一次检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国内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改善。今年“618”,线上线下消费表现如何?折射哪些消费新亮点?
“烟火气”回归,线上线下消费有序恢复
6月17日晚8点,京东“618”迎来消费热潮,10分钟内,多家店铺成交额破亿元,家电成套购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0%;“618”期间,拼多多平台全品类消费迎来明显反弹,日化类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10%;快手电商“信任日大促营销专场”活动成交额超8800万元……
线上消费持续活跃,线下“烟火气”也在回归。
傍晚时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一家烤肉店,店长王敖日格勒正忙着招呼客人。“最近政府发放了消费券,顾客可以使用消费券优惠买单,生意有改善了。”
百货商业“人气”逐渐回升。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近期多项促消费政策和商场促销活动的双重加持下,银泰百货在“618”期间迎来二季度以来客流最高峰,多个品牌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超30%。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随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回升的步伐也会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智能、健康等升级类消费表现亮眼
今年“618”,品质成为消费者和商家的共同追求。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18”期间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同比增长37%,双开门冰箱、除菌洗烘一体机等高端品销售快速增长;京东智能宠物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拼多多平台美妆等悦己类消费增长迅速……
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健康消费逐渐成为“刚需”。在各电商平台,营养保健与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迎来较大幅度增长。
“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向品质型、多样化升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潜力足、韧性强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近期,在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政策协同作用下,国内购车需求快速激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分别增长59.7%和57.6%。汽车产销向好也带动了汽车后市场需求增加,汽车养护、维修、租赁等服务消费增长势头良好。
王蕴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等增长较快,政策要瞄准消费多元化和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以“大”带“小”,数字化提升供应链韧性
今年“618”期间,鞋靴品牌玩觅的定制商品陆续在京东平台上线。“通过大数据洞察用户需求,引导产品款式、颜色设计,成为俘获年轻消费者的秘诀。”玩觅品牌负责人说,企业借助平台柔性供应链能力,精准调节生产数量、返单节奏,有效降低服饰品牌普遍面临的库存风险压力。
“我们希望发挥柔性灵活、随需应变的数智化供应链技术体系优势,助力更多中小商家渡过难关,加速发展。”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新型实体企业的数字能力将有效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智慧化发展,帮助中小微商家突破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有助于提升供给质量,引领消费升级。
为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信部明确,鼓励大企业打造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开发一批低成本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和场景,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改造升级。
“通过‘以大带小、以小托大’,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说。(信息来源:新华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