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壹佰肆拾叁期)

发布日期:2022-07-20

行业信息

博柏利中国大陆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

7月15日,英国奢侈品公司Burberry(博柏利)集团公布了截至2022年7月2日的2022/23财年第一季度关键财务数据:集团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至5.05亿英镑。不包含中国大陆在内的可比门店销售同比增长16%;受疫情爆发而实施的限制措施和门店暂时关闭的影响,该季度中国大陆可比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5%,导致全球市场一季度可比门店销售额同比仅增长了1%。

但6月以来,中国大陆关闭的门店重新开张后的表现一直令人鼓舞。Burberry首席执行官 Jonathan Akeroyd 表示:“尽管本季度公司的表现继续受到中国大陆疫情管控的影响,但我很高兴看到我们通过更加本地化的方法推动了EMEIA地区(欧洲、中东、印度及非洲)的复苏,当地客户的消费超过了疫情前水平。我们的重点类别,如皮具和外套在中国大陆以外继续表现出色,品牌激活计划提高了客户参与度。尽管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造成了一些暂时的不确定性,我们仍有信心进一步实现增长。”(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耐克华东区六月约实现个位数增长

近年来,耐克将DTC转型上升至集团战略目标之一,在会员、数字化、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尤其在2020年终止了与9家零售商的批发合作,包括线上鞋类零售商Zappos、百货公司Belk和Dillard’s、体育用品连锁店City Blue,以及Boscov’s、Bob’s Stores、Fred Meyer、EB Lens和VIM等。

尽管接下来耐克有很多利好动作,它现在首需解决的还是如何恢复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业绩。「明亮公司」获取的一份访谈纪要显示,上周召开的专家交流会上,负责耐克江、浙、沪、皖四省份的华东区一经销商称,在经历3月-5月上海疫情影响,“流水-30%左右,6月耐克加大端午节和618活动力度,实现约个位数增长”。上述经销商说,虽已进入秋季,耐克品牌和供应链两方都没有100%恢复,耐克年初本计划在今年秋季流水同比做平,达到疫情前销售状态,但现在华东区实际负双位数(增长),而且是在去年已经受到BCI影响后低基数的基础上。关于所在区域2022年的销售增长目标、内部对全年实际能完成情况的判断,专家表示:“原定2022年实现个位数增长。现在全年目标意义不大,目前最新计划Q3同比双位数下跌,约-12%至-13%。Q4希望有个位数增长。因为整体上Q4占比更大,因此接下来两个季度预期是做平(经销渠道)”。

对耐克最大的经销商滔搏、宝胜来说,两个月仓库不能发货,线上也不能进行销售,因此夏天的应季产品错过销售节点,现在在出清状态。很多产品集中在低级别门店、奥莱等低折扣出清,耐克对其会提供一部分补贴,客户也会根据库存、收仓目标做折扣调整,整体折扣力度是加码的。(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设计师品牌推出新型体验空间

近日,由长嘉汇携手设计师品牌集合店 SND 共同打造的复合体验空间超凡百货Super Normal Department正式开业。该店占地面积约1000平米,这是一栋三层楼高的独立建筑,也是该品牌目前面积最大的一家店。该建筑坐落于“重庆外滩”南滨路上的重庆开埠地标法国水师兵营,始建于1902年。

超凡百货将以新兴创新跨界艺术时装为载体,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旨在为消费者打造一个全新的时尚艺术空间,集艺术科技跨界复合体+生活方式广场+新型有机时尚空间于一体的新型类百货式购物生态圈。超凡百货不是SND的衍生品,而是一个更大体量的新型百货,SND也将会是入驻其中的商户之一。尚未开放的副楼,超凡百货将带来SND的新门店、设计师苏五口主理的品牌THEY ARE、潮流品牌OK CENTER、生活方式买手店TAVN、“望闻问切室”SND S^2 ROOM,3F将作为展区打造成更灵活的艺术空间。

SND为重庆本土品牌,创立于2013年,根据品牌的不同定位与不同特性,将门店划分为三种类型:STANCE STORE、CONCEPT STORE和POP-UP STORE。(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体育总局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和加大体育产品供给两个维度,提出落实纾困政策、减免相关费用、加快资金执行、优化政府采购、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示范支持、加大赛事供给、丰富健身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场馆开放、优化体育彩票品种结构、加快投资建设、深化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就业等15条共42项具体举措。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在扩需方面,工作方案亮点频出,提出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推动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体育消费节等措施,更好满足群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体育消费需求;宣传绿色健康生活方式,鼓励群众走向户外、参与户外运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体育企业面向广大群众组织户外健身活动,进一步挖掘户外运动、绿色出行等领域消费潜力;鼓励各级工会组织户外赛事活动、按规定购买相关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举办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同时,积极带动体育就业。引导鼓励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多渠道开发体育就业岗位,创新探索灵活就业方式,吸纳更多社会人才从事体育工作;研制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体育产业人才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继续发挥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的扶持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资助各地开展运动员实习实训活动,为运动员创办企业及创业孵化等给予资金支持。

进一步挖掘户外运动、绿色出行等领域消费潜力;鼓励各级工会组织户外赛事活动、按规定购买相关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举办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多项措施助企纾困

按照工作方案,将实施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坚持“救扶帮”结合原则,梳理国家层面关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推出助企纾困政策工具包,组织专家进行政策解读,让体育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推动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主动对接体育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直达;鼓励中国体育场馆协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等协会组织精准对接本领域体育市场主体需求,进一步细化实化、分类推送适用本领域的助企纾困政策。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租房屋的,减免3—6个月租金;鼓励有条件的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减免或缓缴中小微企业办赛费用、企业会费及个人会员会费。

工作方案提出,降低融资成本,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将体育企业贷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范围,有效降低体育企业贷款成本;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体育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创新,建立服务体育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有力支撑体育产业发展;推广四川“体育贷”、广西“体育主题银行”、江苏“体育企业金融绿色通道”等做法,鼓励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保障体育企业融资需求。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还将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范围;认定一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集聚体育要素,激发市场活力。

丰富全民健身内容

工作方案要求,加大赛事供给。按照“一赛一审”要求,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加大登山、赛艇、帆船、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供给,组织开展“体总杯”全国三大球城市联赛,启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优化赛事结构、提高观赏性、加大转播力度,力争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应播尽播,把更多赛事呈现到人民群众面前;公布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及全国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公布办赛指南和申办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承办。

继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除了各项线上群众体育活动外,组织开展全国社区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健身活动等;以“8·8”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

此外,有序推动体育系统所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织或承接各类全民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在保证专业运动队日常训练和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体育系统训练中心、基地和体校内的部分场馆场地向社会开放。

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前启动2023年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项目的申报、确认和资金下达,支持各地加快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体育设施建设进度。

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工作方案及时落地见效,充分发挥体育团结民心、凝聚力量、激励精神的独特作用,助力服务“六稳”“六保”、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稳住经济大盘、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贡献体育力量。(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