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壹佰肆拾陆期)

发布日期:2022-08-06

行业信息

爱马仕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强势反弹

近日,法国奢侈品集团Hermès(爱马仕)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上半财年财务数据:集团销售额为54.75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3%;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7.1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6%,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0%。

大中华区自6月疫情管控放宽后强势反弹(特别是北京和上海),同时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韩国持续增长,推动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2022上半年,爱马仕在所有地区均实现了强劲增长。集团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3%,随着门店扩张及线上业务的不断强化,爱马仕零售网络持续发展;受旅游零售的复苏,批发业务同比增长25%。除日本外的亚洲销售额同比增长15%,主要受到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韩国市场的推动。大中华区在4月和5月受到疫情管控,6月迎来强劲反弹,北京和上海尤为明显。今年1月和2月,香港太平洋百货门店和澳门一号广场门店在翻新后重新开业。(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屈臣氏关闭内地多家门店

受本轮疫情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整体的化妆品消费零售总额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屈臣氏内地门店有接近590家(占门店总数14%)店铺暂停营业,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华东市场。目前,仍有50家左右的门店暂停营业,总体客流量在缓慢恢复。

门店方面,2022年上半年,屈臣氏采取“审慎开设店铺”的方针,内地净店铺数目减少79家,最新门店数为4055家,同比下降2%,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17.6%。屈臣氏内地门店从2018年起放缓开店速度,2021年开出64家新家,2022年上半年则进行了小幅的闭店。屈臣氏正在从最初关注连锁规模和开店速度,到转向店铺的重新装修和改造,以及对消费者的服务升级。屈臣氏在去年下半年开启了超级小店模式,部分新店只有10平米,试图打入下沉市场。超级小店采用了类似肯德基甜品站式的“美妆小站”模式,同时结合O+O(Offline +Online线下线上相结合)数字化零售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快餐式的美妆新体验。事实上,受益于这种“O+O”模式补回部分店铺销售差额,今年上半年,屈臣氏线上销售较同期实现30%增长,销售参与率则同比增长20%。

从2017年开始,屈臣氏积极推进数字化布局,重点打造“O+O”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数字化中台和后台,结合本地化的生活服务,使消费者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以最便捷的方式享受到屈臣氏无差别的服务。截至目前,屈臣氏推出微信公众号、屈臣氏云店等多个数字化工具,并先后和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合作,开展线上下单、门店自提和30分钟闪送服务。这样一来,屈臣氏全国门店变身“前置仓”,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商品同城配送可以在30分钟闪电送达。“O+O”模式之外,屈臣氏在商品结构方面,也在尝试更多差异化。目前,屈臣氏在持续扩大健康品类选品,有望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首批健康乐活专区近期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等270个城市1200多家门店展出,上线了300款左右的健康产品,年内计划引进超过500款。(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无人机送货时代或将来临

2013年,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接受采访时,第一次公开表示亚马逊正在进行无人机配送方面的研发。9年过去了,贝索斯当初的梦想终于有望走进现实。亚马逊近日宣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城推广无人机——Prime Air配送服务。这是它选择的第二个无人机配送试点。

该地区的亚马逊消费者将免费享受数千种商品的无人机配送服务。Prime Air 能够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运送重量5磅(约4.6斤)内的包裹。另外,该无人机的飞行时速可达50英里(约80公里),而飞行高度可达400英尺(约122米)。关于无人机的配送形式,亚马逊表示,其无人机将飞到指定的送货地点,降落到购物者居住的后院里,并在安全放下包裹后返回无人机基地。

省时、增收、环保,这些正面效应吸引了众多公司参与到无人机配送的科技升级浪潮之中。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布的一篇报告中提到,当一座城市的无人机配送系统投入使用5年后,每个消费者平均每年可以节约56小时的购物时间,零售业参与者可以平均每年增加20.8万美元的销售额,而城市平均每年可以减少11.3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国际快时尚不断撤出 运动品牌顺势抢滩线下渠道

近年来,消费环境发生巨变,曾经风靡一时的国际快时尚品牌正在加速退出线下渠道,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进一步崛起的运动品牌则顺势抢滩,成为各大商场的新锐主力。

国际快时尚失宠

近日,在龙湖北京大兴天街一层,中国商报记者看到,国产运动品牌安踏取代了国际快时尚品牌GAP盛装开业。安踏专卖店原来位于龙湖北京大兴天街二楼,位置并不显眼。GAP则自商场开业就入驻了位于商场一层较为抢眼的位置,曾是该商场最重要的快时尚店铺之一。如今,形势逆转,GAP黯然退场,安踏后来居上并取而代之,新店不仅经营面积更大,也更加潮酷。

而这仅仅是近年来国际快时尚品牌业绩不断下滑,纷纷收缩战线甚至撤出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近日,ZARA的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均在其天猫旗舰店发布闭店公告:自2022年7月31日起,品牌线上商店将停止销售商品。这意味着这三个品牌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相对而言,日本快时尚巨头优衣库情况要好很多,但也未能避免关店收缩。根据优衣库母公司2022财年中报披露,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益下降,在大中华区暂时关闭133家门店。

“时代变了,那些老品牌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潮流了。”和奕咨询创始人丁昀对中国商报记者说,早期进入中国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吸引匹配的是80后消费者,其中有些品牌产品质量不够好,缺乏反应快速的设计能力和面料研发能力,也就是一时热闹。现在,随着中国市场品牌越来越多,这些老品牌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品质都跟不上时代,不能满足90后和00后的需求,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结果。

运动品牌顺势而上

疫情的持续,让消费者对健康更加关注和重视,而这也给运动休闲品牌带来利好,助推相关品牌加速扩张。目前,在线下销售渠道,快时尚后退、运动休闲品牌上升的趋势明显。

龙湖北京大兴天街亦是如此,最近一年来,该门店通过品牌调整,大大增加了运动品牌的比重,包括迪卡侬、耐克、安踏、李宁、阿迪达斯、UNDERARMOUR、 CHAMPION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共同形成了可满足全客层需求的运动休闲商品矩阵。

很多知名的商业街在升级改造中也通过引入运动品牌旗舰店或首店来吸引客流。去年,中国最大的耐克全球旗舰店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北延长线最好的位置开业,成为这条大街上的地标性门店。

“这样的替换五年前就开始了。”丁昀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商场更愿意把一层或临街的好位置给00后更喜欢的“国潮”,如李宁、安踏等。丁昀表示,这些运动的国货潮流品牌在最近三年不断提升设计和研发的商品力,上新频次增加,同时也更符合商业导流的目的。此外,运动品牌的高毛利也能承受一层相对较为昂贵的租金。反观GAP这类快时尚,不但和商场的品质升级并不匹配,而且快时尚大铺面积也不匹配商业的商品多元化和一层收益优化。

“这两年因为疫情和消费升级,运动商品的占比大幅度提升。”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首先得益于消费者运动锻炼的意愿加强了。其次,运动正在成为一种很时尚、很酷的潮流表达方式和观念。与此同时,现在运动服饰的设计感和时尚度也在不断提升,深受消费群体的喜爱。

运动潮流的不断兴起推动运动服饰销售高速增长。例如,主打国潮概念的国内运动品牌安踏和李宁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18年、2019年、2021年,安踏的年营收增幅均在40%左右,利润增幅超过30%;李宁2019年的营收增幅为32%,2021年的营收增幅甚至高达56%。

在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下,优质的运动品牌加速布局线下,需要开更多的体验店来展现品牌形象,增强消费体验,拉动销售进一步增长。而基于吸引流量和促进销售的需求,线下商场也更愿意把优质资源留给运动品牌。(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