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壹佰伍拾陆期)

发布日期:2022-10-12

法国化妆品对中国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

尽管法国外贸事务部长级代表Olivier Becht(奥利维尔·贝希特)刚刚宣布2022年上半年法国贸易平衡加剧恶化,但根据法国化妆品企业联合会(la Fédération des entreprises de la beauté,以下简称“Febe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5月,法国化妆品出口总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专家预测,2022年法国化妆品行业将继续保持这种强劲出口势头,有希望实现2021做出的乐观预测——法国化妆品行业预计2022年的出口额将接

近200亿欧元。

市场方面,法国化妆品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创纪录的增长。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了近32%,达到20亿欧元,美国再度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在欧洲方面,法国化妆品对德国的出口额在此期间实现强劲增长,增长了32%。法国化妆品在中国的出口情况较为复杂。总体来看,虽然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采取的相关防疫措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化妆品在中国的增长势头,但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1月至5月,法国化妆品对中国的出口额依然实现了9%的增长。(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文化

 

上美化妆品再次冲港股

在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美化妆品”)的官网上,公司的野心昭然若揭。公司创始人吕义雄认为,做一家全世界优秀的化妆品公司有三大关键点:坚持长期主义、多品牌战略、持续性地投入科研。吕义雄是广东汕头人,拥有潮汕人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在广州读完大学之后,他即远走西安,做起了一个化妆品品牌的区域代理商,很快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1年,他出差到上海,看到当地浓厚的商业氛围和经商环境,遂决定赴上海发展。次年,他带领一个8人团队来到上海,成立上海韩束化妆品公司(上美的前身)。当时,随着《蓝色生死恋》等韩剧的热播,韩流席卷中国,韩国的产品特别是化妆品迅速占领中国女性的心智。不管吕义雄愿不愿意承认,当初,品牌取名“韩束”,多少都有点哈韩的意思。曾经公司官方对“束”字的解释是“束草”——韩国东北部的一座城市。2012年,曾有化妆品行业专家给韩束下发诊断报告:1、哈韩;2、没特点;3、没品牌基因,很难做大。对此,吕义雄很不服气,埋头奋斗,两年后,他用公司的成绩,怒怼“专家只是砖家”。吕义雄用十年时间,将韩束品牌做到了一定规模,随后,开始实施多品牌战略。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推出主打植物护肤的“一叶子”、母婴护理品牌“红色小象”,以及高肌能、安弥尔、极方,另有储备品牌一页、安敏优和山田耕作。

公司认为,通过多品牌战略,化妆品企业可以有效扩充业务品类,能够以平衡与动态的方法发展。2021年,以零售额计,前十大化妆品企业均为多品牌公司。上美化妆品在招股书中披露,以2021年的零售额计,公司在国货化妆品中的市场份额为1.7%,排名第四;整体市场排名第十四,占有率0.8%。

公司的主要收入,由韩束、红色小象、一叶子三大品牌贡献。 2021年,以上品牌对公司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45.1%、24.1%和23.0%,其余品牌为7.8%。尽管,上海化妆品称,公司是唯一拥有两个品牌零售额超过15亿元的国货化妆品企业,但单品牌2021年收入韩束(16.31亿元)、一叶子(8.31亿元)、红色小象(8.71亿元),远不及同期的珀莱雅(38.29亿元)。特别是一叶子,随着公司对该品牌投入的减少,收入急剧萎缩。要知道,2019年,一叶子曾以10.51亿元收入,高居公司品牌贡献榜第一。(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知名连锁超市品牌进军玉溪开店

近日,7-Eleven玉溪双店同时开业,分别为桂山路店和庙街大厦店。从去年11月,7-Eleven在昆明同德广场首店开业,至今已在云南开设42家店铺。早在今年7月,7-Eleven就已在玉溪市附近的刺桐关服务区开设店铺。此次开业,则正式进入玉溪城内。在玉溪开业后,紧接着7-Eleven的呈贡吾悦店、钱王街店等也将开业。

相较于其他的便利店,7-Eleven的供应链一度被认为是高效而有人情味的。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进行划分,集中后再向各个店铺分发。同时在配送中心的电脑网络配送系统可以每天收到区域内各个店铺的库存和需求状况,为供应商的货物派送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这也将会是7-Eleven培养顾客到店消费习惯的重要手段。玉溪素有“滇中强市”美称,这里不仅是著名的云烟之乡、花灯之乡、中国国歌作曲者聂耳的故乡,2021年中老铁路的开通,玉溪桥头堡建设核心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同年,玉溪全市接待旅游人数4489.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接近50亿元,消费潜力巨大。不得不说,云南地州的商业力正在逐步被重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质的品牌进入地州,带来新的商业增量。(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国庆假期长三角悄然兴起的即时零售业务

露营烧烤却没带烤盘,临时用手机加购;结婚现场盘点,发现“喜”字拉花数量不够,加急下单;重阳节无法同长辈见面,依靠跑腿小哥送礼……这个国庆假期,“即时零售”在长三角悄然兴起。

和传统商超零售、网络购物不同,即时零售“即需即买、即买即送”,解决了“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

过去几年,中国的新零售业样貌急速变化,多家平台快速崛起,长三角成为新零售布局重仓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零售因“疫”生变,城乡间、水陆上物流竞速,新业态多面“开花”。生鲜、小吃等餐饮类商品的即买即送蔚然成风。

中新社记者观察发现,在过去新零售的基础上,即时零售的商品范围逐渐走向事无巨细。新外卖再次重构了零售行业的“人、货、场”,正成为多家互联网巨头的新战场。

出门忘带、临时急用、节约时间、节日送礼、代人办事等,均为新外卖典型需求场景——在这个国庆长假,这些需求被集中放大、为消费者所感知。

黄金周期间婚礼扎堆,南京的一对年轻新人告诉记者,筹办婚礼时在细节上难免有所疏漏。对缺少的细小物件,他们倾向于即需即买、火速送达。这样的需求,带动了婚庆用品的外卖销量火爆。

某即时零售平台的统计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婚礼“喜”字外卖销量环比上涨60%,拉花彩带外卖销量环比上涨22%,分别同比增长251%和98%。鲜花、红地毯、礼炮礼花的外卖销量在长三角区域有明显上扬。

万物皆可“外卖”、“所见立马所得”的商业逻辑,对即时零售战场的角逐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强大的货源组织能力、物流配送队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分析认为,即时零售依靠实体商超、便利店、连锁店、品牌门店等多种零售业态,融合数字经济,为消费者提供1小时乃至30分钟半径的服务。

在欧阳日辉看来,该业态消解了线上线下零售的鸿沟,以线上流量反哺线下实体,使得线上线下企业实现融合发展,形成互补共赢的生态圈。

受疫情冲击的中国零售业正逐渐恢复增长势头,即时零售有望激活过去未被满足、未被挖掘的消费动能,为行业注入全新动力。(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