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壹佰柒拾壹期)

发布日期:2023-01-04

行业信息

古驰首家行李箱精品店在巴黎开业

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驰在巴黎圣奥诺雷街229号开设了品牌第一家永久性的行李箱专卖店。店面共两层,总面积2900平方英尺,内部设计灵感来自奢华火车旅行,配有对比鲜明的胡桃木家具、饰面以及中性色调的帆布内饰。Gucci Valigeria既是对品牌手工行李箱起源的致敬,也是对品牌旅行文化的持续探索。店内出售Gucci Valigeria全系列产品,包括手提包、背包、手提箱、化妆箱、帽盒和靴子等各种单品。

尽管Gucci Valigeria精品店是首家专门销售行李箱的店面,但其旅行系列产品已有百年历史,并一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精品店内许多产品源自Savoy系列,该系列融合了双G金属贴花和红绿织带等品牌经典元素。同时,古驰与意大利奢侈行李箱专家FPM Milano合作打造的铝制拉杆箱等旅行用品也在精品店内首次亮相。(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韩国知名彩妆品牌广州首家旗舰店亮相

近日,时尚美妆品牌3CE广州首家旗舰店在天河城开业。门店以“复古未来主义·粉色奇幻历险”为主题,在复古未来主义空间里带来全新的3CE美学体验。灵感源自灵感源自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意在描绘出1960年代,复古又充满机械感的空间视觉效果、流线、轮廓结合种种超现实元素。

据了解,3CE STYLENANDA前身是由韩国人金素熙于2004年创建的服装电商Stylenanda。2009年,Stylenanda推出彩妆品牌3CE。从2013年起,作为服装品牌的Stylenanda由香港I.T集团代理进入中国。2018年5月,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Stylenanda和3CE母公司Nanda。完成收购后,欧莱雅集团将中国市场作为3CE STYLENANDA未来的发展重心,于2019年正式将其引进中国。3CE官方公众号显示,目前在国内的6个省(直辖市)共有7家3CE线下店,其中,今年下半年,3CE鼓足马力在国内新开了5家线下门店,其中包括浙江首家“3CE PINK HOTEL”以及广州首家旗舰店,其余的3家分别位于南京、郑州、成都。即便开店速度加快,但是3CE在国内的发展较缓且有不少阻碍。

今年6月,3CE官方宣布,由于场地租约到期,位于北京三里屯的中国首家3CE旗舰店结束营业,但之后还会在北京重新选址开店。但截至发稿日,北京仍未有新开的3CE旗舰店。据了解,在北京旗舰店开业第二年,3CE才在上海开出中国的第二家线下门店。而在北京旗舰店关店时,国内仅剩上海和南京的两家旗舰店。阻碍3CE发展的还有其最“出圈”的话题——与中国境内的多家化妆品企业长达10年、有关“3CE”品牌的“商标大战”。 这当中,主要涉及两个美妆品牌,分别为“3 CONCEPT EYES”、“3CE EUNHYE HUOSE”。即使最终仍以3CE和欧莱雅集团的胜诉结束,但耗时10年之久的商标纠纷也分散了3CE在中国布局的不少精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韩妆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弱,而国产彩妆品牌也在不断占领中国化妆品市场。因此,爱丽小屋、悦诗风吟、菲诗小铺等平价韩妆品牌也出现了关闭天猫旗舰店或线下大面积闭店的情况。与3CE同期走红的完美日记线下门店已超过了200家,远超当前3CE的总店数。在服装方面,Stylenanda在国内的声浪更是不如同为韩国品牌的Nerdy、chuu等。行业的低迷与自身的宣传不足,是3CE在国内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不管是Stylenanda还是3CE,如果不能以创新产品来和中国消费者建立更深的联系,那未来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路。(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精品买手店内地独立门店全部关闭

12月22日,香港精品买手店JOYCE载思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宣布,JOYCE位于上海恒隆广场的门店将于2023年1月15日正式结束营业。

JOYCE创立于1970年,主要通过旗下门店发售自营品牌以及Alexander McQueen、Alexander Wang、Balenciaga和DIOR等国际设计师和奢侈品牌的时装、化妆品及配饰等,于199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香港最早的买手店之一,当年更是被誉为“亚洲第一买手店”。在高峰时期,Joyce在大中华地区经营的各类店面总数曾达到52家。曾几何时,JOYCE作为“亚洲第一买手店”时,创始人Joyce Ma从意大利、日本等多地带来了如Kenzo、Comme des Garcons等品牌,更是为Giorgio Armani开出大中华地区的首个独立店铺。Joyce关店的背后是诸多现实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疫情冲击、品牌回收经营权、新兴买手店抢夺资源等。JOYCE也曾在2020年推出线上渠道欲挽回消费者,但新兴本土买手店品牌的兴起等原因依然在不断挤压JOYCE这类传统买手店的市场空间。面对中国增量可观的年轻市场和小众品牌的旺盛需求,买手店需要更加“有趣”和“意想不到”,才能抓住新世代的消费者。(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2022年国内商业盘点

2022年,有不少国际快时尚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而“不迎合中国消费者”“跟不上年轻人的审美级”“同质化严重,质量下沉”成为这些品牌落败的“病因”。此消彼长,国际品牌的退出危机恰恰也是国产品牌崛起并占领市场的机遇。但借势起飞,国内品牌仍需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做好产品和设计,赋予品牌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把握市场,走得更快更远。

部分国际品牌退出

今年7月,ZARA的三个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的电商旗舰店一同发布了闭店促销公告,称7月31日正式结束运营。而在2021年年初,这三个品牌就已宣布关闭所有线下门店。这意味着,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已经正式退出我国市场。除了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姊妹品牌外,快时尚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都大不如前。3月31日,H&M旗下的MONKI天猫官方旗舰店闭店;6月24日,H&M关闭了营业15年的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内地首店。优衣库2022财年中报披露,其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收益有所下降,在大中华区暂时关闭133家门店。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Topshop,美国大众时尚品牌Forever21、快时尚品牌Old Navy等多个国际快时尚品牌都已经官宣退出中国市场。

国际快时尚品牌为何失宠了?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快时尚品牌既要保证上货数量,又要降低成本费用,还要进行价格管理,导致商业运作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而设计方面的投入,不管是产品的精致性,还是加工的细致性都有所弱化。随着年轻消费者购买需求变高,质量差、风格太过廉价的服装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国货品牌乘势追击

过去,欧美快时尚巨头是引领者,如今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迎来机遇期,强势崛起,从过去的跟随者和模仿者变成了创新者和引领者。

据天猫公布的今年“6·18”女装销量榜数据,本土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已经超越UNIQLO成为该平台女装赛道的最大赢家。女装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为Urban Revivo、UNIQLO和MO&Co.,中国品牌占据两个席位。在今年国际快时尚撤店期间,Urban Revivo持续积极拓店。

近年来,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在不断升级,开始追求“入乡随俗”的本土化触达,设计和生产符合中国人审美需要的产品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看到,国内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款式已经告别过去的单一呆板和粗制滥造。

此外,如今的年轻人并不像过去那样,以穿国际品牌为时髦,如今他们更追求性价比、品质和时尚。特别是国潮、潮玩、潮品等风潮兴起,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了不同的消费选择——更愿意购买国货品牌和国潮品牌。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服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者对国潮品牌的认可度有所提升。以Urban Revivo、波司登、安踏、太平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产品牌崛起,并在加紧营销和扩张的步伐。Urban Revivo、安踏等一众品牌正在逐步确立购物中心核心位置,探索并引领中国消费潮流。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更“懂”中国市场,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电子商务、数字化营销、直播带货、网红营销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布局。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迎合中国消费者”“跟不上年轻人的审美升级”“同质化严重,质量下沉”成为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落败的“病因”。此消彼长,国际品牌的退出或危机,恰恰是国产品牌占领市场的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提及,预计到2023年,我国服装行业零售收入可超过4万亿元,其中,消费者更偏好时尚类服饰,快时尚整体增速明显高于整个行业。中国快时尚市场规模足够大,快时尚所代表的平价服饰在市场上总会有需求。

不少国际快时尚品牌仍在大力发展中国市场。比如,优衣库正加速拓展中国市场,目前优衣库在中国的180多个城市有超过850家店铺,接下来,优衣库将每年保持80家至100家的速度开店,且全都是直营店;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宣布重回中国市场,即使是“二进宫”也要再战中国市场,今年6月底,消失3年的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卷土重来;H&M开始进军中国高端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前景可期,市场竞争会日益激烈。业内人士认为,借势起飞的国产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增长机遇期,除了做好产品做好设计外,更需要赋予中国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把握市场,走得更快更远。而价格、品质与设计相得益彰的新品牌也会在其中找到机会分得一杯羹。(信息来源:联商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