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壹佰玖拾期)

发布日期:2023-04-28

行业信息

首个由时尚奢侈品牌运营电影公司成立

近日,开云集团旗下的法国奢侈品牌圣罗兰宣布成立电影制作公司,这也是全球首家由时尚奢侈品牌公司运营的电影制作公司。圣罗兰公司将携公司出品的首部电影——佩德罗·阿莫多瓦执导的《Strange Way of Life》首次亮相今年5月16日至27日举办的第76届戛纳电影节,并参与官方评选环节。

自2016年起担任圣罗兰创意总监的安东尼·瓦卡莱洛表示:“我想与多年来激励我的所有伟大电影人才合作,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另外,戴维·克伦伯格和保罗·索伦蒂诺等电影制作人也正与圣罗兰公司一同策划其他项目。安东尼·瓦卡莱洛补充称:“这些导演总是能打开我的思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为电影带来的独特而激进的视野造就了今天的我。”

2022年,圣罗兰的营业额为3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目前,品牌尚未透露计划为电影制作投入的具体资金数额。此前,圣罗兰的母公司开云集团已在电影领域有所涉足。自2015年在戛纳电影节上创立以来,开云集团已连续9年通过其“跃动她影”项目,支持电影、动画、摄影、美术和音乐等艺术和文化领域中的女性,表彰和突显女性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力和独特贡献,旨在改变对女性的刻板观念并促进性别平等。今年,该奖项将于戛纳电影节晚宴期间颁发给首位获得奥斯卡影后奖项的亚洲女演员杨紫琼。(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安踏营收超越耐克中国

当同行都在讨论推出什么鞋款时,安踏早就做好了鞋子准备销售;当同行都在研究销售渠道时,安踏已经开始在全国铺开门店了。1998年,安踏营收就突破了1000万,在全国已拥有了2000多家专营店。当时,正值电视媒体蓬勃发展,安踏签下了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同时开始在央视铺设广告,开创了晋江系品牌“体育明星+央视广告”的先河。

2000年,孔令辉夺得乒乓球奥运冠军。随着他代言安踏的广告在央视播出,并说出那句“我选择,我喜欢”之后,安踏的知名度成功打开,辐射全国,当年的销售额顺势突破3亿元。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一两年间,是整个体育用品行业的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行业以每年30%-50%的速度高速增长。但是在2010年之后,奥运红利开始逐渐消退,各大品牌盲目扩张,必然地迎来了大面积供给过剩、库存积压的问题。而在此时,安踏主动抓住了变革的契机。2011年,安踏完成由批发向零售的转型,率先走出库存危机,以13亿元的净利润反超李宁,成为国产品牌第一,并将这个成绩保持至今。2022年,安踏的年营超过耐克中国,正式坐上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的头把交椅,这是注定要载入中国运动鞋服发展史册的成绩。

2023年1月8日,安踏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涉及丁世忠本人、集团副总裁郑捷等多人。有媒体透露,安踏的目标很清晰:第一,由郑捷全权负责的亚玛芬,将冲刺IPO;第二,本来负责始祖鸟的徐阳可能重新掌舵安踏主品牌,确保其健康运营。安踏明明白白向外界展示着自己的下一步野心——做一家足够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化公司。

目前,其全球化进程已取得新突破,安踏体育披露,与2019年收购时相比,亚玛芬体育中国市场业务收入及利润均创历史最佳,全年扭亏为盈。2022年,持有亚玛芬体育AmerSports的合营公司收益同比增长21.8%至240.3亿元,EBITDA增长8.8%,利润约2800万,而2021年底为亏损3.5亿,实现了自收购后首次为集团贡献利润。针对亚玛芬体育,安踏定下了“2025年亚玛芬体育旗下品牌营收达1000亿元”的目标,其中,始祖鸟、萨洛蒙和威尔逊三个品牌将被分别打造成“10亿欧元”品牌。为完成这个目标,安踏体育宣布每年投入10亿元研发创新资金,设立超过2亿元的专项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各品牌主要心智品类的研发创新,鼓励内部孵化创新项目。安踏体育表示,2023年,安踏将继续推动全球化发展,将正式成立东南亚国际业务部,亚玛芬体育也将会继续加强中国、北美及欧洲三大市场业务。尽管总体量已经做到了第一,可如今打开各大网络购物APP搜索“安踏”,出现在第一页的,依旧是不少价格仅100元出头的廉价产品。但与此同时,安踏的高端产品在不少专业细分领域中也有姓名。安踏能做到两头通吃真的颇为难得。目前来看,安踏的产品方向主要分为三类:专业运动、户外运动和时尚运动。专业运动是安踏的核心战区,其开发的奥运科技产品矩阵收效明显,目前奥运科技产品流水占比已达20%。而线下“安踏冠军店”的布局,本身也是品牌价值的一种体现。户外运动营收占全集团比仅有十分之一不到,但增速比较亮眼——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26.1%至44.1亿元,连续超过20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这部分的营收主要是依赖迪桑特、可隆等多品牌覆盖来实现。疫情后更多大众开始走向户外,户外装备市场进入红利期。时尚运动领域,安踏的表现大部分都是借助2009年收购的FILA来实现。2020年,FILA营收占安踏体育的49.1%,其贡献度已经撑起了安踏的“半壁江山”。但近期FILA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财报显示,FILA品牌2022年营收215.23亿元,同比下降1.4%;毛利142.83亿元,同比下降7.2%。这是收购以来FILA品牌首次年度营收下跌。但就安踏集团总体而言,自2012年击败李宁,2015年营收破100亿元后,去年又实现了营收超过500亿元,最终问鼎中国运动鞋服市场榜首,展现了其强劲的实力和品牌潜能。2023年,安踏能否继续保持其国内运动鞋服老大的地位?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站在国际的舞台上与耐克们一较高下?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周大福第四财季同店销售同比大幅增加

4月17日早间,周大福涨超5%,截至发稿,涨5.07%,报16.58港元,成交量431.98万股,总市值为1658亿港元。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周大福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主要经营数据,该集团于期间内零售值同比增长14.2%,于中国内地的零售值同比增长9.6%;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的零售值则同比增长71.2%。此外,于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的同店销售则同比增加96.5%。

集团季内于中国内地净开设248个零售点,包括净开设250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整体而言,集团于2023财政年度净开设1631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内地合共有7269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其中76.5%以加盟模式经营。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市场方面,集团季内于香港净关闭2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及于其他市场净开设2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合共有7404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及251个其他品牌的零售点。(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都百货供稿

 

老人鞋火爆背后存隐忧

为迎合老年人的穿着需求,具备轻便、防滑等特点的老人鞋近几年火爆出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销售愈发火爆,老人鞋市场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布局老人鞋的企业逐渐增多。除了足力健、舒悦这类专营老人鞋的品牌外,斯凯奇、李宁、回力、双星等运动品牌也纷纷发力老人鞋赛道。在老人鞋销售愈发火爆的同时,市场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足部会发生变形,反应协调与灵敏能力下降,对鞋型和防滑等功能提出了较高要求。没有防滑功能是不行的,但如果太防滑也会出现问题。如果防滑系数太高,人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卡滞,会因惯性和脚底缺乏灵活性而摔倒;如果鞋底太软则起不到应有的支撑和防护作用,容易造成脚弓塌陷。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查询到,目前老人鞋国家标准已经通过了征求意见阶段,正处于审查状态。老人鞋国标的出台一方面可以促进老人鞋产品持续健康规范发展,避免企业以次充好;另一方面则可以解决之前因标准缺失带来的诸多不便,从而健全制鞋行业的标准体系。(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网上消费持续向好 实体店零售逐步改善

4月18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付凌晖介绍到,一季度线上线下消费增长加快。随着市场流通改善,网上消费持续向好。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实体店零售逐步改善。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倾向有所回升。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就业形势逐步改善,消费场景不断增加,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提高,带动平均消费倾向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2%,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增加优质供给,把扩大消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信息来源:观点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

 

天津近期这些活动不容错过

随着天气日益变暖,连日来天津各大呈现繁华景象,各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促销优惠活动高潮迭起,还有多类型主题展览不断推出,市场消费热情不断升高,商业消费市场快速升温。

各大商圈还举办多种形式的音乐表演、集市夜市等活动,为消费者创造多样化、品质化新场景,滨海文化中心公园和于家堡滨河公园举办“草地音乐汇”,天津友阿奥特莱斯举办“声动友阿·唱响未来”歌神大奖赛,天津交响乐团举办“春之声-世界经典圆舞曲交响音乐会”,还有杨柳青街头文化集、天津滨海伊势丹的春日摊玩计划、大润发大沽南路店的生活体验站——书籍置换集市等各类文创与主题市集,津城消费氛围更加浓郁。

按照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响片区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今年文旅“十大活动”计划,2月举办2023年于响地区灯光节;3月举办潮音民俗文化展演;4月举办泰达春日生活节,围绕于家堡滨河公园、响螺湾彩带公园、泰丰公园,MSD百米绿化带,带来市集、文艺演出、露营等活动;5月举办国潮音乐节;6月举办端午龙舟赛活动;7月至8月举办泰达夏日艺术季活动;8月举办天津茱莉亚国际钢琴节;8月至9月联合天津茱莉亚学院举办市民乐享系列户外音乐会;12月举办“滨城”跨年烟花秀活动;2024年新春举办泰达冬日灯光节活动。

据了解,5月20日至21日,滨海于家堡响螺湾片区将举办“天津嘉年华”音乐节,计划观众规模每天3万人,两天规模共6万人,堪比“草莓音乐节”!(信息来源:北方网)--零售事业部供稿

 

 

原创王牌天津大悦城大悦嗨新节 开启城市新意生活

近日,原创王牌IP“大悦嗨新节”新趣来袭,天津大悦城开启津城春日狂欢模式,聚焦青年客群偏好,引入《你好啊 大艺术家》华北首展,全城潮品3折起,丰富的消费体验活动拉开“新意生活 潮这看”的序幕,打开“嗨”玩天津的全“新”方式。

作为天津地标性购物中心,天津大悦城坚持将更具代表性、感染力、凝聚力的IP引入天津,给天津青年带来全新的周末打开方式,掀起一场嗨享先锋新潮的体验。本届嗨新节,携手大橘子举办“你好啊 大艺术家”华北首展,将《弗里达的花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纳斯》《人类之子》等世界名画运用卡通造型全新演绎。借助艺术语言的表达,为津城消费者提供沉浸式艺术之美、交流思维灵感的公共空间,在烂漫春日重新邂逅闪光时代的大艺术家们。

4月14日天津大悦城直播间率先开启,零售85元团100元、餐饮79元团100元,爆品限时满300元减100元等重磅福利拉开嗨新的序章,后续更享「悦满返」等福利,高化消费满1000元返无门槛100代金券、服装消费满600元返无门槛100代金券、配饰消费满3000元返无门槛100代金券,新意内购会低至99元起、中国建设银行加码团购……持续赋能商圈活力,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

宠粉不停,福利加码。嗨新节期间,天津大悦城会员畅享积分惊喜派“兑”,会员凭积分即可至兑换活动IP周边礼品,天津大悦城会员可兑换大艺术家周边、野兽派、布歌东京等30余款潮礼。

嗨新节期间,天津大悦城携手康师傅举办潮音制燥音乐挑战赛,以更年轻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激活消费者对音乐的热爱,释放自我潮音态度,营造出极具生命力的嗨新狂欢氛围,渲染理想生活新音浪。

天津大悦城持续强化“首店收割机”标签,将有13家超人气新店于5月陆续登场,其中,万众瞩目的万代高达基地Satellite店即将震撼亮相;来自美国的时尚鞋履品牌OETZI;点评榜排名第一的大树餐厅. 奔赴山海、麻六记、俄士厨房旗舰店等多家网红人气餐饮品牌也将陆续开出天津首店。

除此之外,人气艺术家大橘子见面会、艺术贴贴互动、HIGH FIVE HIGH YOU!五月青年嗨友市集等丰富的潮玩活动为城市青年假日生活提供更多想象可能。

“新意生活 潮这看”不止是大悦嗨新节的主题,更是大悦城的始终坚守的品牌信念,为城市青年带来更有新意、更具新趣的生活方式,持续激活青年滚烫的好奇心,与城市同频共成长。(信息来源:北方网)--零售事业部供稿

 

餐饮行业复苏进行时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不完全统计和调研,相较于其他行业,餐饮行业复苏相对较快。面对新需求和新市场环境,餐饮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行业的共同挑战。2023年,餐饮行业复苏进行时。在过去三年里,疫情给国内餐饮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消费市场和餐饮行业逐步复苏,特别是餐饮行业,近几个月的复苏向好迹象明显。

“今年1—3月南城香的经营业绩是近三年来表现最好的,其同店销售额比2019年高出10%。”在近日召开的“CCFA新消费论坛——2023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南城香董事长汪国玉表示已经感受到了复苏的迹象。

事实上,不只是南城香,不少餐饮连锁品牌都有同样的感受。据巴奴董事长杜中兵介绍,相较于2019年,2023年一季度巴奴的老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四五个点。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表示,2023年一季度,老乡鸡的经营数据创了历史新高,比2019年同期水平要好。旗下拥有马路边边串串香、老街称盘麻辣烫品牌的墨比优创董事长何流表示,到目前为止,马路边边的销售额只恢复到2019年70%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餐饮收入为8429.4亿元,同比增长9.2%;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10.2%,呈现较强复苏势头。

行业的快速复苏,离不开过去三年的积累。不少企业反映,尽管过去三年里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同时也是个反思自己、修炼内功的机会。

“恰恰是在这个时期,我们餐饮连锁化行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美团连锁餐饮总经理程悦悦表示,疫情期间有很多可能创业的小白开始加入餐饮连锁赛道,认为其是很好的市场。“2021年是餐饮界资本投入的最高峰,资本的力量也给我们的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增速。”

历经三年疫情,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最深刻的感受是,企业要把目光永远放在顾客身上,永远在意产品、体验、设计和内容。“当你永远提供好的产品和好的性价比给顾客的时候,其实你才能走得更长远。”(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零售事业部供稿

 

西贝莜面村持续探索中餐现代化

年即将35岁的西贝,在餐饮行业已经是一个老兵。对于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来说,如今的西贝正当壮年,一直在成长,处于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在西贝莜面村、西贝功夫菜以及正在尝试的贾国龙中国堡三大业务的支撑下,35岁的西贝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西贝莜面村会开店开得慢一点,功夫菜会收窄并集中在重点品类上,中国堡我们在5月29日之前要先在北京开设50家门店。根据这50家的情况反馈,我们再决定第二批要开多少家。”贾国龙表示。

对于今年35岁的西贝来说,创新从未停止。经历过种种尝试,目前的西贝旗下主要有三大业务:西贝莜面村、西贝功夫菜、贾国龙中国堡。

“西贝莜面村是我们的传统业务,我们现在要开得稳一点,慢一点。”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西贝莜面村外,零售业务西贝功夫菜也要聚焦。“应该说是收窄聚焦点,原来我们做的产品比较多,现在会收得比较窄,做我们比较擅长的,比如牛羊肉产品,以及五谷杂粮组合类的产品,我们稳扎稳打都在往前推进。”

虽然两大业务稳中求进,但刚刚从“贾国龙空气馍”改名为“贾国龙中国堡”的全新快餐业务则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在北京,我们还是要开出一定数量的门店。”贾国龙表示,计划在今年5月29日之前,在北京开设50家门店,然后根据市场反馈确定下一步的门店拓展节奏。“我们自己觉得在快餐方面前前后后也探索了七八年,现在的运作模式与能力已经能够满足顾客的大多数需求。”

 据悉,“贾国龙中国堡”目前在北京仅有中关村e世界店这一家门店,门店的相关数据较为平稳。“这家实验店的复购率不错,说明口碑比较好。”贾国龙直言,他认为“做好吃的中国汉堡”这个方向是走对了,剩下的就是去持续打磨优化。“这个品牌将主打高能小店模式,多数门店的面积将在100至150平方米。”

“餐饮行业完全是个凭良心做事的行业,真材实料货真价实,这个还是要有一定的坚守,也有一定的难度,现在我们一直坚持了下来,一直在往前走,我觉得这就是优势。”贾国龙认为,对质量和味道的坚守是西贝走了35年还在成长的秘诀。

 西贝的儿童餐为例。长期以来,餐饮业很少有适合儿童食用的东西,开发的菜品主要针对成年人,而且口味越来越重。在关注到这一痛点后,西贝很早就在开发儿童餐,且在得到良好市场反馈后,主动使用更好的食材,然后更用心地去做菜,逐步加大专业儿童餐的力度。

“专业儿童餐在西贝的占比已呈稳定持续发展态势,另外儿童餐外卖在西贝的外卖整体板块中也上升得非常快,后续我们会持续重视起来。因为你只要重视,投入的资源够多,把它做得更好,口碑与成绩自然会来。其实,提高占比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正向的反馈。”贾国龙说。

对于质量和味道的坚守,再加上不断创新,给了西贝继续增长的底气。“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快餐业务的小型化,小吃小喝小资小店小老板这‘5小模式’是一直在坚持的,希望能够打磨出一个小而美的模式来。因为只有小而美,你才能开拓并触达消费者的内心,很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贾国龙认为,今年餐饮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会有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比如我们最近在北京就发现,店铺不太好找,尤其是好的店铺,这说明餐饮这个行业永远不缺少供给,真正缺乏的是消费需求。”他表示,中餐需要现代化和标准化,但是如何把标准化做好是最难的。“标准化不能影响企业,好的标准化必须要能实现大规模复制,还要坚持高质量定位。”(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零售事业部供稿

 

绿色发展成共识 鞋企打起低碳环保牌

制鞋行业一向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为了解决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在国家“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鞋企纷纷走上了绿色经济之路,公布碳减排计划、推出环保可降解面料产品,行业正在加速向环保低碳方向转型。

“每次一到换季,就觉得鞋柜里缺少一双漂亮的鞋子。”90后消费者小李总是有这样的烦恼,鞋子一旦过季或者穿旧了就不想再穿,于是在一通疯狂的“买买买”过后,新鞋越积越多,旧鞋却被遗忘在角落里。如今,像小李这样过度消费的人并不在少数,快速更迭的时尚风潮不断推动消费者进行购买,但越堆越多的旧衣物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如何化解行业造成的污染困局,已成为每家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为应对环境问题,国内外的鞋履品牌都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包括Crocs、UGG、Dr. Martens、Allbirds等在内的国外鞋履品牌开始设立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部门,并推出可持续单品。

近日,美国网红运动鞋品牌Allbirds宣布,将于今年6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时尚峰会上正式推出其首款净零碳排鞋“M0.0NSHOT”。据悉,净零碳排鞋是指该款鞋主要使用的是负碳材料。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吸收的碳,抵消了制造、运输等其他环境中排放的碳。其中包括负碳再生的美利奴羊毛鞋面、负碳再生甘蔗基泡沫中底、负碳的生物塑料孔眼,以及用源自甘蔗的负碳绿色聚乙烯制成的包装。

在国内,不少企业也选择从材料入手,将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到产品中。特步集团在去年11月发布了品牌首款Mass Balance低碳环保概念跑鞋“360-ECO”,该鞋以棕榈油代替过往生产中所使用的石油作为主要原料,41码的“360-ECO”跑鞋单只可以减少碳排放212克,减碳率达81%;安踏集团发布的2022年度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称,旗下安踏、FILA、迪桑特等品牌都在积极研发环保面料,多个产品系列采用回收材料或是可再生材料;李宁则更注重环保材料的创新应用,曾经尝试用旧衣服、废报纸,以及可乐瓶制作新型环保面料,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

除了企业的自发行动外,近年来,各类政策的出台也在推动行业向节能低碳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2021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印发《纺织行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对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出四个目标和五大重点任务。2022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要在制革、制鞋、油墨、家具等行业,加大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力度,推广低挥发性无铅有机溶剂工艺和装备,加快产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标准制修订。在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之后,各企业也先后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的责任与目标。不过,在推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行业也面临一些压力。

从产业链来看,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链较长,包括原料生产、产品设计、纺纱、印染、运输、零售、回收等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要实现低碳转型并不容易。而从研发环节来看,由于制作环保材料对于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环保系列的产品研发周期往往比普通产品要长,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增加。“面辅料的低碳环保开发存在过高的成本,导致在鞋服穿着设计应用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大众鞋服市场而言,由于推广成本过高,所以没有形成主流消费趋势。”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

此外,在市场需求方面,尽管国内外品牌都在可持续技术应用、原材料获取、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投入大量精力与预算,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能否真正让消费者买单仍存在疑问。

此前就有不少消费者质疑环保产品的消费门槛太高。网友可乐表示,自己看上了一款环保鞋,销售员告诉她这款鞋最大的卖点就是鞋面材料加上了软木材质,这种看起来像红酒瓶塞一样的材质让她产生了质疑。“普通一款鞋卖200元,加上了软木材质就变成环保产品,要卖500元,这让我不禁怀疑环保这个概念到底是不是噱头。如果环保产品就意味着高昂的价格,那谁还愿意主动使用环保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绿色环保低碳转型确实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但鞋企不能以环保低碳作为营销噱头抬高产品的价格。“企业需要针对自己的用户群体做好需求调研,根据用户需求做好相应的低碳环保产品研发以及功能面辅料应用,在营销推广和价格策略梳理中更加理性务实,不能脱离用户的穿着配搭而设置过高的门槛。”程伟雄表示。(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零售事业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