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LVMH集团三季度销售增速大幅减缓
旗下所有品牌都考虑在海南开店
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路威酩轩)集团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和前9个月关键财务数据:第三季度销售额实现有机增长9%至199.64亿欧元,此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实现17%有机增长。第三季度,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Christian Dior(迪奥)等所在的时装和皮具部门销售明显放缓,有机增长9%,而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则分别有机增长18%和21%。Tiffany & Co.(蒂芙尼)、BVLGARI(宝格丽)等所在的手表和珠宝部门也大幅放缓,有机增长3%,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有机增长11%和14%。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表示,目前很难根据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对第四季度及以后的业绩做出预测。他说道:“取决于周期的深度和长度,时间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真正的消费周期,还是仅仅是在奔腾的三年后的一个短暂的波动。销售额增长越来越接近历史平均水平,我们会一直停留在这一水平吗?我真的不知道。我没有理由相信业绩会崩盘,但也没有理由确定我们能回到曾经一段时间的20%增长水平。”Jean-Jacques Guiony还提到了将在中国海南落地的首个七星奢侈品零售及娱乐休闲项目——中国海南三亚的DFS迪斐世亚龙湾项目。之所以选址此处,是因为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将海南发展为自由贸易港。他补充道:“在这种环境下,品牌的运作方式完全不同。鉴于每年去海南旅游的人数之多,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市场,因此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都在考虑以特定的方式在海南开店。”DFS亚龙湾的目标是跻身海南第二或第三大商业开发项目之列。(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唇膏界的爱马仕宣告破产
法国高奢纯净彩妆La Bouche Rouge宣告破产。La Bouche Rouge在法语的意思是红唇,也代表了发出声音的瞬间唇部的动作。由Nicolas Gerlier在2017年创立的。这位创始人曾担任过欧莱雅集团兰蔻彩妆部全球产品经理和阿玛尼香水部国际营销经理。基于充足的市场经验和对彩妆的独到见解,他推出了La Bouche Rouge品牌,以可以重复使用的纯素包装和零微塑料配方建立品牌特色,颠覆了传统彩妆行业。被法国业界称作为法国纯净美妆的先驱性和实验性“作品”。该品牌的口红产品采用了优质皮料包装外壳,取代了塑料制品,而为其制作皮质外壳的法国Tannery Du Puy皮革工坊,也是爱马仕的长期合作伙伴,因此该品牌也有“唇膏界的爱马仕”称号。超高的定价、皮质外壳大于内容物价值的消费者吐槽,以及快速的地域及品类扩张,该品牌很快被资本嫌弃,失去资金支持很快陷入破产困境。
在全球范围内纯净美妆、蓝色美妆等概念和品牌层出不穷的热潮之下,La Bouche Rouge品牌意外遭遇破产,其中多层次的原因值得深思,可以说为追逐潮流和走高价路线的品牌提供了“前车之鉴”。(信息来源:未来迹)--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泡泡玛特旗下首家实体画廊inner flow Gallery正式揭幕
赢商网获悉,9月27日,泡泡玛特(2023年Q1热搜品牌TOP50上榜品牌、代表项目:成都环球MALL,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等)POP MART旗下青年当代艺术机构inner flow的首家实体画廊正式揭幕,同时联合9位中国青年艺术家,呈现开幕首展《崭新的》。
据了解,inner flow Gallery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由建筑设计师梁琛设计,共有2层空间,在798原本的重工业时代遗址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空间结构设计,实现了当代艺术与历史场域对话,令古老的建筑重现生机。
创立于2021年的inner flow,由泡泡玛特控股,主理人是泡泡玛特设计总监宣毅郎,后者曾打造了Yuki、Hirono(小野)等泡泡玛特的人气IP系列。
inner flow集艺术家经纪、艺术展览、艺术衍生品开发销售、运营于一体,以开放、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为理念,致力于青年艺术的多渠道推广,用心创造经典、独特、前卫的当代艺术新文化。
inner flow画廊的落地,展示了泡泡玛特深耕艺术家运营领域的决心,也意味着其线下业态愈发趋向多元化发展。例如刚过去的9月26日正式开业的泡泡玛特城市乐园;9月初,品牌主办的潮玩展首次走出国门,在新加坡举办了首届海外PTS潮流玩具展等。(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都百货供稿
杭州亚运“点燃”经济活力
作为赛事举办城市,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为当地再创旅游热潮。截至10月6日下午4时,杭州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据统计,长假期间外地游客在杭人均停留3.3天,相比以往节假日的平均停留时间提升一倍。杭州的游客客流峰值在10月2日,为205.82万人次。根据银联方面数据,长假期间杭州涉旅消费193.289亿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长64%,较2019年同期增长16%。
亚运会对浙江全省的旅游业也产生了明显拉动作用。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浙江全省接待游客总量、日均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总量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全省共接待游客437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6.4亿元。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浙江全省娱乐消费金额43.3亿元,同比增长15.19%;住宿消费金额102.89亿元,同比增长12.77%。6200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7.69亿元,同比增长9.1%。
在杭州亚运会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表示,因杭州亚运会遇到了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叠加在一起带来了人流,大众对于赛事的关注度也持续攀升。
杭州亚运会对于“亚运六城”以及浙江省的酒店和民宿预订量的增长也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在飞猪平台上,杭州、宁波、金华、湖州、温州、绍兴等“亚运六城”今年十一期间酒店及民宿的预订间夜量较2019年增长超60%。
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十一期间浙江省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2倍。亚运会的举办也给更多体育迷提供了了解浙江、探索浙江的机会,亚运会期间浙江省民宿入住时长同比2022年增长0.48天。湖州、金华、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民宿预订量相比2022年同期均有上涨,其中绍兴涨幅最高,同比增长3.6倍。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亚运会带来的消费活力远不止于杭州,还辐射到了浙江省各地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
中国商报记者从美团、大众点评获悉,十一假期,受杭州亚运会热潮带动,浙江服务消费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超195%,舟山、台州、宁波、嘉兴、温州位居涨幅前五。
浙江省全域餐饮消费同样火爆。“双节”期间,杭州餐饮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443%,衢州、金华、温州、宁波、绍兴、丽水等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均翻倍增长。
此外,浙江全省各地市9月以来运动健身类消费同比也都翻倍增长,射击射箭、攀岩、溜冰、马术等项目受热捧,体育热带动长三角区域多地消费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双节”期间,美团上杭州运动健身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762%。
长三角地区市民游客“City Ride(城市骑行)”低碳短途游热情同样高涨。美团单车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骑行距离和时长同比平均增幅超过30%,增速均快于同期出行人次增幅。
与此同时,亚运会还带动了网约车订单的大幅增长。
中国商报记者从享道出行获悉,在国庆黄金周和亚运会的双重加持下,9月29日至10月6日,杭州日均异地(非用户首次登录注册城市)订单占比达10.4%,相较于今年五一异地订单占比增长近一倍,其中长三角地区城市游客是到访杭州休闲旅游的主力人群。
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江苏南京、苏州,浙江宁波、绍兴等地异地用户相关的网约车订单量在总体单量的占比,与今年五一期间相比提升了8%至10%。浙江舟山、台州,江苏镇江、扬州和泰州城市异地用户订单占比甚至超过了12%。(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
网红胡同降温
9月1日起,南锣鼓巷166家商户全面取消窗口售卖餐食,引导顾客在店内用餐。往日里围满了人的临街档口已纷纷“关上窗”,撤走外摆柜台,将整洁的空间“还”给街道。
今年暑假期间,南锣鼓巷再度迎来客流高峰,日均客流量有9万人次,随之而来的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街区日均垃圾总量高达30吨,尽管环卫工作者每日多次倾倒垃圾桶,尽可能地维护环境卫生,但这条过度商业化的网红胡同仍然不堪重负。新规定开始实施当日,胡同里售卖红柳大串、蟹黄汤包、烤苕皮、爆肚、脆皮五花肉等小吃的窗口已经停止使用,有部分商家将其改为招揽顾客的展示窗口。还有商家趁暑期客流高峰结束,选择闭店进行整改,在室内安装堂食座椅。在成为网红胡同之前,南锣鼓巷也拥有自己的特色。对于北京人赵女士来说,在她的记忆里,10年前的南锣鼓巷其实并不是“全国都一个样儿的网红美食一条街”,主街上有不少文艺范儿的文创、手作小店,两边的胡同里也藏着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等待人们探索。比起各地美食街“千篇一律的烟火气”来,她希望更多游客可以感受到“降温”后的南锣鼓巷还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LINLEE王敬源:手打柠檬茶何以追赶落后的两年?
在小红书上,流行着一种“养鸭”风潮。
此鸭子是手打柠檬茶品牌LINLEE的周边产品,最初推出时,是为了让顾客在排队买柠檬茶时能消解一些烦躁。现在,这只鸭子确实成了众多打工人的解压神器,人们喜欢它层出不穷的百变造型,以及深谙社畜心理的丑萌搞怪表情。这只小黄鸭让年轻人变成LINLEE的忠实拥趸,一个夏天喝上几百杯柠檬茶,只为集齐各式各样的鸭子,当上办公室、学校里的“养鸭大户”。年轻人的认可,也让这家起于广东海边小城的手打柠檬茶新秀显露锋芒,从湛江走到广州,并辐射至全国,据创始人王敬源透露,截至目前,LINLEE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700家。过去这个夏天,很多城市都能看到其柠檬绿一样的店铺开在了大街小巷。
回看LINLEE过去,也经历了一些生死时刻。
2012年,朋友在湛江开了一家名为“鄰里”的奶茶店,彼时靠卖自行车赚得一百万的王敬源成为小股东之一。五年后,他将濒临倒闭的公司接手过来专注于柠檬茶,起死回生的路上又遇到了山寨店的冲击,关键时刻,王敬源将品牌更名为LINLEE林里。改名后的LINLEE在2021年乘上柠檬茶风口,实现上百倍爆发式增长,在广东地区的柠檬茶中占有率第一。用王敬源的话说,“当年太盈利了,手上非常有钱”。挣了那么多钱,又拿了一笔融资,“飘了”的团队开始迅速扩店,却很快被现实甩了一记耳光,“亏了几百万”。踩坑之后,王敬源开始回到地面,思考生意本质:如何打造商业模型,如何夯实供应链等。在他看来,柠檬茶一样具有万店基因,但目前竞争还处于初级阶段。LINLEE在做的就是修建城墙,穿越迷雾。以下为36氪未来消费与LINLEE创始人王敬源的对话
巨大的成功除了努力,还要机遇
36氪:你是靠卖自行车赚了第一桶金,后来怎么转去卖柠檬茶?
王敬源:因为我一直是一个茶饮重度爱好者,我喝了各种奶茶、水果茶、咖啡。新茶饮变成一个大产业之后,必然会出现细分,那个时候香水柠檬刚出现,我就觉得柠檬茶是个巨大的机会,有没有可能风靡全国。
36氪:2017年那个时候喜茶开始声名鹊起了。
王敬源:对,喜茶那个时候已经非常棒了,我去做这样一件事情,也有受到喜茶的影响。喜茶扭转了一个格局:连锁不只是洋品牌,中国人的茶也能做成一个巨大的生意。而且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提出来一个概念,要做中国的星巴克,瞬间打中了我。
36氪:柠檬茶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的支撑是什么?
王敬源:饮料它是在一日三餐之外的佐餐,当主餐连锁化变成卤、炸、火锅等重口味时,人们需要解腻型的饮料,我们选的柠檬茶,恰好就接住了这一波需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再加上小红书、抖音这些社交媒体的助力也是功不可没。
另外,进行商业化种植的香水柠檬也开始收获。
过去柠檬茶为什么不能支撑起开店,因为过去用的原料是黄柠檬,非常酸涩,你得搭配非常浓郁的茶才能把高酸覆盖掉,只能搭红茶,导致只有一个单品,产品无法矩阵化。香水柠檬的出现解决了口味以及运输成本等问题,它是嫁接的产品,酸度得到了降低,能搭配各种茶底以及水果,将产品矩阵化变成可能。在众多水果里面它是有独特优势的,种植成本低,运输成本低,然后它的适口性很强,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它主要to B端销售,所以价格是不受C端影响,你把量跑起来就能影响价格。所以我们在2021至2022年定的策略就是把量给跑起来,铺全国,支撑我们有利润投供应链,在反哺整个门店成本降低,获得竞争优势。所以餐饮需求、健康需求、社交媒体、香水柠檬,这些点都被我们踩中了。我想说巨大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机遇。
36氪:但是你们也踩了一些坑?
王敬源:挣了那么多钱,又拿了第一笔融资,当年我们也飘了。我们快速去拿店拓展,亏了小几百万。好在我们能快速试错纠错,第三个月就发现了问题,及时刹车反省。我们最快的一个店是25平米,一个月营收60万,纯利润四十几万,这种我们叫做奇迹店,它是不可复制的,但在当时我觉得它是可复制的,认为60万的营收,拿个10万租金的店,也能挣30万吧,这是很幼稚的想法,所以在商业上,这些简单的道理都是要自己踩坑去感受,把坑填平了。我们意识到正确的商业模型,应该是跟这个地区的销量、总量、我们的占比有关,以此去规划租多少店,能切多少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不应该因为某个奇迹去倒推大盘,后面我就迅速做了挽归以及全国的业绩预测,所以后面开的店基本90%都不会出错。
36氪:你觉得现在踩的坑够了吗?
王敬源:未来还会有大坑,你一万家店的时候还会遇到大坑,没有公司能一招躺平。(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