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林海银装素裹,青瓦白墙的新式民居错落有致,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的水泥路连通各家各户。冬日海雀村,宁静而安详……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苦甲天下”:荒山秃岭,环境恶劣,“风一刮黄沙漫天,雨一来泥沙俱下”,村民居住在杈杈房和茅草房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海雀村的巨变,多亏老支书文朝荣。2014年2月11日,为海雀脱贫致富操劳一生的他,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
荒山种树
“连续三个春节在山上度过”
“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这首苗族山歌描绘了30年前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的状况。
海雀村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交界处,海拔2300米,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贵州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
由于生态破坏严重,1982年文朝荣出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上万亩的草山草坡和次生林沙化严重,大小山坡都成了光秃秃的“和尚坡”,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每到年底,村里就有群众开始缺粮;青黄不接的四五月,更有农户断炊,只能以野菜、马铃薯叶果腹。
文朝荣发誓要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1986年冬,面对肆虐的风沙,文朝荣决定将一个萦绕心头已久的想法付诸实践——种树。
“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种树?树能当饭吃?”这引来大多数村民的反对。文朝荣召开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摆利害做动员,白天干农活,晚上访农家,终于做通了群众工作。
思想统一了,难题又来了:全村大小30多个秃山头,到底种多少棵树?种什么树?树苗去哪里找?一连串的问题,让文朝荣彻夜难眠……
为了找到苗木,他每天早早起床,一边向乡里汇报,一边往周边的村子和乡镇跑,最终县区乡的各级干部都被他的精神打动了。1987年初冬,林业部门免费提供给海雀村100亩华山松苗,村委自力更生培育了35亩苗圃。
“1987年到1989年连续三个春节,父亲和我们都是在山上度过的。全村30多个山坡,11600亩的荒山全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等树苗。”对于父亲,文朝荣的儿子文正全充满敬佩。
绿了荒山白了头。历经20年精心守护,海雀村已有林地1.34万亩,户均65亩,森林覆盖率达70.4%,曾经尘土飞扬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海雀村更是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据估算,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人均近4万元。文朝荣为村民们留下的是一座“绿色银行”。
以身作则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高山大坪子,荞麦过日子;想吃顿苞谷饭,要等女人生孩子。”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海雀的粮食产量总是上不去。文朝荣又开始琢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让村民吃饱饭。
1989年春,海雀村破天荒地出现了白色地膜。村民们不信:地都被“胶纸”蒙住了,还能长出庄稼?秋收时节,文朝荣和4名党员示范的地膜覆盖栽培苞谷大丰收,全村老少都围拢来看稀奇。第二年,地膜技术和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就在全村推广开,玉米亩产从300斤提高到600斤,土豆亩产从1500斤提高到3000斤。海雀终于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作为党支部书记,文朝荣以身作则,为群众树立榜样,凝聚起奋力拼搏的力量。
随着山上逐渐林茂草丰,文朝荣开始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等多种产业。村里组建了中药材种植、土鸡养殖、苗家刺绣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的海雀已形成“山有林、河有水、地有膜、圈有畜、房有绣”的产业格局。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0元。
“海雀贫困的根源就是教育太落后,我们要富起来,必须先让娃娃读好书。” 1988年秋天的一次村民大会上,文朝荣对大家说:“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好好为村里的娃娃盖所学校,不能再让他们像我们这一代一样睁眼瞎。”
文朝荣向村民倡议并带头捐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168元。其子文正友对记者说,“当初那168元钱,是我父亲瞒着母亲把家里的牛卖了的钱。”
一个多月后,一所简易的土墙学校建好,村里的孩子实现了就近入学。200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海雀村兴建了一所全新小学,办学能力从3个年级增加到6个年级,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爱民情深
“我入党是为了多为群众办点好事”
在文朝荣生前用过的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我入党的目的是为了多了解一些党的基本政策,多为群众办点好事。”
1984年,海雀村及周边区域连续遭遇冰雹、大风和低温天气,粮食大面积减产。到1985年初夏,海雀村已是家家户户缺粮,不少家庭断炊。
面对乡里送来的救济粮,文朝荣连续4次谢绝,将指标全给了村里最困难的群众。不仅自己放弃救济粮指标,文朝荣还动员自己的儿子、兄弟放弃指标,让救济粮真正用在紧急处。
文朝荣把自己摆在群众中间,关心村里每一个困难户,不让一人受苦,不让一人落单。
2003年,文朝荣上山巡林,每天都会遇到从海雀嫁到可乐乡的苗家姑娘王兴秀。一问才知道,王兴秀丈夫外出打工多年杳无音讯,公婆也不管她,丢下她和两个孩子,一分钱也不给娘儿仨。文朝荣不忍嫁出去的海雀女儿受苦,他对王兴秀说:“孩子,回到娘家来吧,爷爷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们安心住下来,有地种、有房住,娃儿有学上。”在文朝荣的帮助下,王兴秀母女三人得以把户口重新迁回海雀,有了自己的家。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文朝荣用毕生精力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也赢得了乡亲们的衷心爱戴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