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美妆集合店新卖点卖小样也能赚大钱
当天猫优先的线下快闪店打出“大牌小样1元封顶,菲洛嘉、卡诗、赫莲娜贵妇品牌都是1元”的宣传时,许多消费者都难以拒绝这样高性价比、低门槛的试用体验。70年代前,雅诗兰黛女士首创了让顾客免费试用的化妆品小样;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小样从免费试用、随正装附赠,发展成为独立售卖的商品,并逐渐形成庞大的市场。
作为试用装而诞生的“小样”,多数情况下还是作为品牌进行产品营销的手段出现。一是免费或低价派发给潜在的目标消费群体使用,只不过形式上从过去的商场专人派发和杂志广告页附赠,变成了品牌线上入会申领、付邮试用、积分兑换等等。根据网络数据显示,薇诺娜通过派发30万份小样带来29万新客,欧莱雅的小样派发为其双11带来了25%的回购率。二是随正装附赠,其也越来越成为电商大促时期的品牌策略。三是礼盒定制,将不同的单品小样进行组合,打造惊喜感与物超所值的尝鲜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小样的确是试用与尝鲜的最佳选择,除了品牌用以派发给消费者与参与促销,小样也作为单独售卖的产品出现在天猫以及美妆集合店铺当中。(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商厦供稿)
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落地西安
今日,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正式签约入驻西安未央区盛龙广场,预计年内开业,店铺总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全渠道规划销售约20万种商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本次签约落地的西安店,合肥店也预计今年开业,有望在上半年亮相,该店位于合肥蜀山区港汇广场,店铺经营面积近4万平方米,规划布局约20万个商品种类,汇集约500个品牌。
不同于京东之家、京东专卖店,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是京东自营的消费电子主题类沉浸式体验购物中心,经营范围以家电、手机通讯、电脑数码为主,延伸至儿童娱乐、家居家装、运动户外、智能健康、餐饮等品类及辅助业态,门店共设有7大专区、55个互动体验区(5G体验、3D打印、无人驾驶、电竞游戏等)。(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美国休闲服饰品牌GANT收回中国市场经营权
近日,MF品牌集团旗下的美国休闲服饰品牌GANT对外宣布,其已经成功收购了朗浩控股有限公司在大中华区的GANT业务。此前,朗浩控股有限公司是GANT品牌在大中华区的独一经销商。该笔交易的完成,意味着,GANT往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不再更多依靠于经销商,而是品牌直接运营。这些业务包括83家实体门店、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和微信商城。GANT由创始人Bernord Gant创立于1949年。GANT品牌在1979年到2007年期间多次易主,这也让它在拥有美国血统的同时,也带有了欧洲时尚的色彩。直到MF Brands Group集团将该品牌收徒入囊中,其在中国市场才稳定发展。GANT在2004年入驻中国市场,合作的经销商朗浩控股有限公司专门建立了办公室,独自代理GANT品牌。随后2005年GANT品牌首一家中国市场专卖店开业,自此,GANT进入中国。朗浩控股有限公司除了帮助GANT打理好了其线上电商业务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和微信商城外,在实体店的业务经营并未落下,迄今为止GANT在中国总共拥有了83家门店。而GANT品牌在全球76个国家与当地合作伙伴总一共开设了750多家门店。GANT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其表示未来会在中国市场继续进行扩张,并计划今年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杭州这五个一线大城市开设新门店。(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都百货供稿
2020美妆行业报告分析
近期《2020年11-12月中国化妆品行业月度运行及年终盘点数据监测报告》发布了。该报告围绕中国化妆品行业热点动态、核心数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大众对颜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交媒体的明星带货,达人分享等品牌营销加深消费者认知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彩妆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时期,2020年11月,中国彩妆销售额同比增长26.59%至131.54亿元。
2020年12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累计值同比增长9.5%至3400亿元。从2020年12月中国淘系平台化妆品消费数据来看,2020年12月淘系平台化妆品成交额为226.5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其中,美容护肤类成交额同比增长9%至152.35亿元,彩妆类成交额为74.1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2%。在化妆品细分品类中,防晒和面部精华分别同比增长59%、34%,眼部彩妆、面部彩妆及唇部彩妆分别同比增长11%、10%及3%。
从中国护肤品品牌市场占有率来看,在2020年11-12月中,国际高端品牌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欧莱雅、雅诗兰黛及兰蔻位列护肤品牌市场前三,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4%、4.6%及4.4%。(信息来源:艾媒报告中心)--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新型业态及品牌集合店成商场引流主力
近日,北京公主坟商圈翠微一层的BURBERRY门店已撤走,被一家名为IN SPACE的集合店替代,该集合店包括FENDI、PRADA、VALENTINO、KENZO等十多个国际品牌。伴随着北京东部商业氛围越来越强烈,国际品牌更倾向在北京SKP、国贸、三里屯等区域插旗,北京西部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被称为百货、购物中心“强心剂”的国际奢侈品牌,已逐渐被一些多品类、多品牌的集合店取而代之。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当前百货商场客群以中老年为主且人流量下生,奢侈品品牌因效益下降逐渐退出,相比单一门店,集合店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更容易拉近消费者关系,另一方面集合店买手、店长更了解客群需求,组货更有目的性,在折扣力度上比品牌店更具优势,成为商场转型引流首选。(信息来源:联商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
上一篇:天津一商信息 壹周刊(第六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