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商信息壹周刊(第贰佰柒拾伍期)
发布日期:2025-01-05
【行业信息】
系列举措出台 各地促消费亮点纷呈
岁末年初,各地纷纷推出各类促消费举措,包括启动消费季活动,发放文旅、观影、餐饮消费券等。
“多元化场景与政策引领下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在为我国消费市场注入持久活力。”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近期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深入实施,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为2025年的稳增长开好头。
近期,各地抢抓岁末年初消费旺季,举办多种活动,激发消费市场活力。贯穿2025年元旦、春节的“2024潮朝阳年终消费季”活动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正式拉开帷幕。据介绍,北投奥园1314第二届民俗体育文化周、冰雪嘉年华、喜迎元宵节系列活动将陆续启动;汇聚潮牌的三里屯太古里将举办首展首秀、浪漫巡游、折扣福利等活动,还将上演全域街区沉浸式巡游和音乐跨年派对;朝阳合生汇、华贸中心、惠多港购物中心等也将在节日期间推出精选品牌满额返券、周末满额加赠、线上平台惊喜团券等活动。
多地近期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加大对文旅、餐饮等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度、满意度、获得感。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美团、飞猪旅行4个平台发放“上海浦东旅游消费券”。据了解,第二批次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1月31日,将对浦东新区范围内指定的“酒店住宿+景区门票”套票旅游产品进行补贴,核销时间持续至2025年2月12日。 2024年12月25日,三亚宣布计划再发放7450万元消费券,首批消费券通过cdf三亚国际免税城、cdf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免税店、三亚海旅免税城及国药中服免税三亚店微信小程序平台进行投放,涵盖4种不同面额,最高可减3000元,且可与各免税店的促销活动叠加使用,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吉林也在政策惠民、政策引客上发力,将冰雪消费券总规模增加至1亿元。据悉,新一批“2024—2025年吉林省冰雪消费券”已于2024年12月23日起开始发放,并新增“吉林滑雪通”微信小程序、学习强国等发放平台。此次发放的消费券使用范围涵盖滑雪、温泉等多种娱乐项目,并可在吉林省内的雪场、旅游景点、指定酒店和餐饮店中使用。打造消费新场景 “各地近期的促消费活动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精准化等特点。”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多元化体现在活动形式和聚焦领域丰富多样;融合化体现在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如“文旅+”模式的推广,将文化与旅游、商业等多元素深度融合;精准化体现在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与需求满足。这些特点共同构成岁末年初促消费活动的鲜明图景,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与消费体验。
2024年,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有序开展,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万亿元,同比增长3.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近日表示,商务部将创新举办商旅文体健融合的促消费活动,在岁末年初组织开展好冰雪消费季、全国网上年货节、消费促进月等重点活动。同时,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出台推进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
上海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增一批品类
今年9月,上海力推消费品“以旧换新”,超40亿元消费补贴创历年新高。近日,上海再次新增一批家电家居消费补贴品类,从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家电类,吸顶灯、装饰灯等家用照明类,到腰托、颈托、护膝等康复辅具类,均被纳入新一批补贴名单。按照公示内容,新增补贴品类涉及家电、家用照明和康复辅具。相比冰箱彩电等传统家电,这些产品变得更“小”了,涉及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康复辅具类产品也很丰富,腰托、颈托、护膝、骨性膝关节炎支具、拐杖、助行器、手动轮椅、电动轮椅、移位板及移位单、移位转盘、床边扶手、洗澡椅、马桶起身助力架、助听器、智能健康监测产品、家用制氧机、静脉曲张袜、防褥疮垫、适老化餐具、老花镜,均在补贴范围内。事实上,在10月下旬,上海市就曾扩大补贴商品范围,当时增加了咖啡机和家纺类共6个新品类,使得上海市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品类达到67类,涵盖16万个商品型号。而这一次的新增,覆盖面更广,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截至11月10日,上海市家电家居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吸引72万余人次参与,带动家电家居消费总额超过40亿元,其中,线上平台完成交易21万笔,补贴商品交易额超10亿元,政策的强劲刺激效应显著。(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中国女装第一股”拉夏贝尔港股退市
11月14日,中国女装第一股拉夏贝尔正式告别港交所。根据拉夏贝尔公告,公司H股股份的上市地位将自2024年11月14日上午9时取消。对此,拉夏贝尔表示,H股股份上市地位的取消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重整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拉夏贝尔创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服装企业,巅峰时期拥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等20多个品牌,直营门店数量近万家,被誉为“中国版ZARA”。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2014年10月,拉夏贝尔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7年,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今年1月,拉夏贝尔位于上海的总部基地所在地被拍卖,虽然已经打了7折,有近万人围观,但价值9.5亿元的土地和设备还是无人接盘,最终流拍。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因涉及金融借款纠纷、施工合同纠纷等共计8项诉讼案件,导致公司1处不动产(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账面净值约为2.10亿元)被查封。2017年,巅峰时期的拉夏贝尔全国门店数达到近万家;截至今年6月30日,其境内经营网点数量仅余155个。实际上,此前,2023年6月20日,“上海破产法庭”微信公众号已发布了一则公告: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破产清算。(信息来源:时代财经)--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开年就涨价!国际大牌美妆还割得动吗?
站在2025年伊始,回看整个2024年,可以发现,涨价、闭店、裁员、关停、退出中国市场等关键词高频出现,且当中并不乏国际大牌的身影。
其中,涨价作为不少国际美妆企业在财报中提到的提升业绩策略之一,包含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在内的国际美妆,在去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涨价潮。
日前,小红书平台上,有多个帖子显示,香奈儿、爱马仕等奢侈品美妆线,希思黎Sisley、Elégance雅莉格丝蜜粉饼将于今年1月1日起陆续开始涨价。
在社媒平台上,关于国际美妆又掀起新一轮涨价的讨论不少。
“年年涨价不说了,大家都涨,同样的香水,容量缩小2/3,加个吊饰,配个布袋,就可以卖贵1/3,以前大瓶的容器可以卖200,现在小瓶直接变1000。”
“不是涨过价了吗?”“这个涨价速度,迟早用不起了”“不明白塑料盒原料为啥会涨150元人民币”,消费者种种反应的背后,难掩国际美妆大牌的发展窘境。
一、国际美妆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战
前文有讲到,去年以来,就不乏国际美妆在不断进行提价,想通过涨价拉动业绩的增长,而现如今,国际大牌的涨价策略仍在继续。
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相关的帖文信息来看,有不少网友表示,“香奈儿柜姐发我微信,说会涨价”“香奈儿彩妆线2025年初涨价”“奢华系列会涨很多”。
聚美丽向部分发帖者及评论者进行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确有此事,其中,多数为柜姐告知,但具体时间还不知道。
另外,有来自中国台湾、新加坡的网友分别表示,涨价时间为2025年1月1日、1月3日。
聚美丽还致电求证了北京新世界、金华一百永盛等香奈儿专柜。北京新世界香奈儿店表示,“公司目前还未通知,每年确实都会调价,2025年应该也会调价,但具体是什么时候涨,每种产品涨多少还未通知。” 其还透露,“2024年2月21日涨过一次,2025年1、2月可能也会涨。”
金华一百永盛香奈儿专柜亦表示,未收到具体通知。“因为每年都会涨价,基本在1、2月份这个节点;一般在涨价的前半个月左右会确切发布通知;而涨幅一般一年在50—60元。”
另外,有网友在2024年12月末发帖,其称翻了购物记录,发现香奈儿奢华精萃修护精华油目前已涨了80元。
关于爱马仕美妆线涨价,聚美丽联系武汉某爱马仕柜姐进行求证,其表示,“涨价时间为2025年1月1日,美妆线都略微上调,其中,彩妆线全部都调,最高上调十几块;香水的幅度在100以内;但身体线没有。”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2024年12月,爱马仕就确认了在中国区的涨价消息,但涨价幅度以各门店为准。文章中柜姐表示,此次爱马仕的涨价或为全品类普涨。
除上述提及的奢侈品美妆线要进行涨价外,部分国际美妆亦被曝将迎来涨价。日前,国内某柜姐于小红书发文称,希思黎Sisley将于2025年1月1日涨价,为全系列全品涨,另外还放出了涨价产品明细。
聚美丽致电了专柜柜姐,上海、杭州、苏州部分柜姐均表示,2025年1月1日开始全线涨价。
另外,有着“定妆界爱马仕”之称的Elégance雅莉格丝蜜粉饼,日前也有消息说要涨价。聚美丽咨询求证某代购,其表示,该蜜粉饼将涨价3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40元),具体日期还未知,原因系盒子的原材料涨价;但替换装不涨价。据小红书某网友称,专卖店告诉其该蜜粉饼将于2025年4月涨价。
此外,早在2024年11月末,英国头皮护理品牌Monpure官方小红书账号就发布了调价通知。通知显示,由于全球市场的变化,生产原料、国际物流及仓储等成本上升的因素,运营成本受到了显著影响。为了保证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经过慎重的市场评估,Monpure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产品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
种种来看,将有不少国际美妆,包含奢侈品美妆线在内,会在今年开年打响涨价战。而涨价并非今日才有,尤其是在近两年经济大形势严峻之下,国际大牌涨价已屡见不鲜。如,在华陷入增长困境的雅诗兰黛集团,就在2024年频繁涨价。2024年6月,其宣布作为全球调价计划的一部分,自2024年7月1日起,将在中国地区对旗下部分品牌的部分产品进行建议零售价的上调,而这已是其2024年的第二次涨价,在2024年2月,其已上调旗下部分品牌及产品价格。
欧莱雅集团在2024年下半年,即6月也下达了7月提价的通知,涉及LANCOME兰蔻、ARMANI阿玛尼、ShuUemura植村秀等多个品牌,预计涨价幅度在5%-10%左右。
品牌频繁涨价背后,也反映了当前一些国际美妆面临着发展窘境,当然背后原因并非只有前文案例提到的成本上涨,或许透过这些企业的财报数据,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可以挖掘背后的更多原因。
二、频频提价仍然难拯救下滑业绩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涨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上文提及的成本提高,这是国际美妆涨价的一个普遍原因,但也绝非仅因此涨价。
不妨先来看,因成本提高涨价的案例,如上文提及Monpure涨价系生产原料、国际物流及仓储等成本上升的因素;Elégance雅莉格丝蜜粉饼涨价系盒子的原材料上涨。
另外,此前,雅诗兰黛的涨价通知函中指出,产品定价调整是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作出的决定,包括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生产运营成本的增加以及运输仓储费用的上涨。
此外,资生堂、香奈儿日本、迪奥日本此前发布的涨价通知中,也均有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是提价的因素之一。
上述来看,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多数品牌/产品迎来涨价,经营成本变化的原因必不可少,这在当前的化妆品行业是很正常的市场策略。
但如前文所言,要探究背后其它原因,也可以从财报中窥见一二,即频繁涨价/大幅度涨价的背后不仅是各大品牌打响的利润保卫战,也是其日渐承压的业绩表现。
2024年前三季度,除爱马仕外,LVMH、开云、历峰等奢侈品集团整体营收均失速,主场普遍落寞。但与之相反的是,其美妆相关业务收获了难得的好消息,例如,LVMH集团旗下五大部门中,仅与化妆品相关的香水和化妆品、丝芙兰在内的精品零售部门业务实现有机增长,且今年以来三季度均呈增长。主场落败,想靠美妆回血,持续获得美妆线增长带动业绩,涨价、推新、加码美妆线、中国市场等也就成了“自救”的手段。
对于国际大牌来说,业绩承压,尤其是中国、亚洲市场的萎靡已是各企业普遍且真实的写照。
其中,雅诗兰黛2024财年(2023年7月-2024年6月)净销售额同比下滑2%;营业利润同比暴跌31%;资生堂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虽与去年同期相持平;但核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6%;营业利润更是下跌92%。
在中国、亚洲市场,“持续恶化”“唯一下滑市场” 可以说是国际大牌普遍遇到的难题。就连化妆品界老大哥欧莱雅集团也难,2024年前三季度,北亚地区是其唯一销售额下滑的市场;雅诗兰黛2025财年Q1(2024年Q3),亚洲/太平洋市场净销售额同比暴跌11%;营业利润大跌54%。其中,中国内地净销售额呈双位数下降。
在原材料价格、生产运营成本、运输仓储费用上涨之下,涨价无可厚非。但在硬币的另一面,企业还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靠涨价真的能持续拉动业绩吗?频繁涨价是否会引起反噬,失去一部分消费者?
三、性价比时代,涨价行得通吗?
在消费降级的当下,美妆行业的性价比竞争也愈发激烈,回看2024年会发现,“不是XX买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是频繁出现在消费者口中的一句话。
而在全民追求性价比的氛围下,消费者对于价格会更加敏感,国际美妆大牌频繁涨价的动作,也可能会影响或者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香奈儿涨价这是要拒绝普通女孩的爱呀”“离谱,大家都消费降级了,它还涨价”“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经济不好赚不到钱,然后还方方面面都涨价,就工资不涨呢”不少网友在小红书平台上如是感慨。
另外,对于国际美妆集团自身而言,短期内,涨价或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成本压力和保持利润,但长期来看,并非万能解药。
以雅诗兰黛为例。据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援引市界报道,据其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7月以来,4年时间里,雅诗兰黛已经前后涨过8次价,平均一年两次。而自2022年开始,逢7月1日涨价仿佛成了某种定式。
涨价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2020年7月1日,雅诗兰黛涨价后,其2021财年Q1(2020年Q3)虽然是营收净利双降,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17亿元),营收环比增长46.5%。
而其此前的2020财年Q3(2020年Q1),雅诗兰黛的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从上年同期的盈利5.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51亿元)变成亏损0.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0.44亿元);而在2020财年Q4(2020年Q2),其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72亿元)。
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第一次涨价后)亦是如此。2024财年Q3(2024年Q1),雅诗兰黛营收同比增长5%,净利润同比大增116%。结合其涨价策略来看,同年2月,其刚进行过一轮涨价。
但涨价是否是长期有效手段?结合雅诗兰黛这个案例来看,并不是,靠涨价短暂回血后,涨价提业绩这招就在最新财报中失灵了。
2024年7月1日,雅诗兰黛开始了当年第二次涨价。但雅诗兰黛2025财年Q1(2024年Q3)的业绩却是下滑的。财报显示,其净销售额为3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2亿元),同比下滑4%。报告期内,雅诗兰黛净利润亏损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
虽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涨价后季度营收下滑却是事实。而且从长期来看,如果涨价幅度过大或过于频繁,对品牌无疑也会产生损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性价比时代,频繁涨价的品牌被平替围剿“反杀”也不无可能。
综合来看,涨价对于国际大牌来说,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国际大牌需要谨慎权衡涨价的利弊。
另外,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若想长期可持续发展,除必须摒弃单纯依靠涨价的短视行为外,企业还应重新审视经营策略,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等全方位的调整和提升,在更激烈的竞争中或许才会更有优势。(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麦德龙供应链再次申请香港上市去年营收超248亿
12月30日,麦德龙供应链有限公司再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瑞银集团和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此次申请距离公司首次递交上市申请的6月28日已过去半年时间。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该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78.2亿元、人民币271.02亿元及人民币248.58亿元。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加回优先股产生的赎回负债账面值变动,该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人民币1.08亿元、人民币4.12亿元及人民币4.3亿元。
茅台“西湖十景”给杭州市民游客新春“宋”福
宋福杭州年,新春送吉祥。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杭州市将推出2025“宋”福杭州年活动,茅台“西湖十景”作为这次活动的新春宋福礼包之一,将与广大市民和游客共同体验这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来杭游客与西湖共饮、与宋韵同乐。
品味西湖之韵,饮“宋”福之美
茅台“西湖十景”,由贵州茅台集团与物产中大集团联合开发,共同开启了一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之旅。
茅台“西湖十景”瓶身画面灵感来源于“南宋·叶肖岩”绘画的《西湖十景图册》,通过现代艺术手法二次创作,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融合于瓶身及彩盒之上,一瓶一景,十瓶十景,瓶身结合乾隆皇帝题词,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式开启酒景相连新篇章,每一瓶的问世,皆似一场精心筹备的文化盛事。
茅台“西湖十景”与茅台酒一脉相承,由白酒大师特酿特调,每一瓶都是茅台对传统酿酒工艺的不懈追求,每一滴都是对卓越品质的精益求精,细品犹如西湖美景之雅韵,让人难以忘怀。茅台“西湖十景”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情感的传递,更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西湖十景,对酒当歌,举杯茅台“西湖十景”,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在这场集宋韵、年俗、音乐、传奇与美酒于一体的“宋”福新年活动中,茅台“西湖十景”将带您领略西湖的深邃与浪漫,让每一口美酒都成为新春佳节的祝福。让我们一起以茅台“西湖十景”为伴,开启新年的欢乐与祥和,畅饮“宋福”美好。(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新都百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