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向前 巩固集团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成果
发布日期:2014-06-28
本站评论员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打赢“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集团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打响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创新经营发展攻坚战。特别是近期集团新的领导集体迅速统一思想,全面分析形势,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创新,通过集团顶层设计、战略推动、主导发展、统筹协调的功能作用,一企一策,逐个单位针对性地分析解决发展问题。各项工作高起步、齐头并进,快速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使集团整体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快速完善了以依法治企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全面管控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破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障碍,短短两个月内,着力做实强化管控的六项重点工作,46个专题立项全部落实,新建15个管理制度正在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中,快速推进企业治理机制有效运作,重点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依法治企、强化资本监管。健全直属企业董监事会,并合理配置成员,形成了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治理关系;推行向直属企业委派董事、监事和财务总监轮岗,聘任专业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党委纪检监察与监督管控的职能融合。全面梳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强化了集团对直属企业的资本监管和经营行为管控。同时,加大了企业经理人绩效激励力度,统一经营者年薪标准,强化责任契约,激发创业积极性。在人才建设方面,依托集团教育资源,建立了内外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解决内生动力不足,有力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一批优秀中青年管理干部挑起企业大梁,一批年轻人才担当起发展骨干。
以“大项目、大贸易、大资金” 为支撑,快速推进集团核心主业和目标战略。立足集团长远发展,在经营创效上,大力实施集团核心企业主营业务战略推动。连续召开运行经济分析会,在与企业一对一交流中启发思路,认清形势、寻找差距、谋求突破,解决发展问题,确定发展目标,提出了改革创新路径。“千万利润”是集团核心企业存在的标准,两年不达标就将被整合,打破了固步自封、守摊不冒险、够吃不创业的老观念。打造全新盈利模式,鼓励企业多元化创效;全面推进内部资源共享,对接经营市场,已经实现内采内服4500万,年内达到亿元。集团快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大项目为切入点,将叠加政策优势和成熟商业地产模式,植入已在保定雄州签约落地的友谊国际名城项目,在1平方公里的投资热土上,十年滚动投资100亿,项目将预期获得36亿的收益。同时还着手打造化工品、有色金属两个百亿规模、亿元效益等一批大贸易项目,激活了集团一盘棋。
加大产融结合,快速推进资本运营,深度释放国有资产活力。深化改革中,重点激活企业资产驱动经营发展的作用,加速资本运作。打开资产创效渠道,厘清集团27处低效资产,通过资产处置和搭建房产抵押创效平台,扩增发展资金,降低财务成本;全面启动股权多元化改革,集中力量完成资产评估和职工股退出,制定股权配置方案,以存量资本吸纳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以全新的融合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经营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