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把主业东扩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


发布日期:2011-06-04

本站评论员


    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滨海新区,天津市一半GDP在滨海新区,大项目好项目在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在滨海新区。一商历史上形成的更多的设施在中心城区,在滨海新区虽然有,但没有作为国家战略进行跟进,没有形成全市一半经济体量的投入,没有跟上大项目好项目的进程。中心城区有的区域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了80%,滨海新区还存在一定潜力,所以今年集团层面运作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主业东扩,能够大规模的推动进入滨海新区。
    进入滨海新区要认识三点:
    第一点是要有紧迫感。现在是我们整体进入滨海新区的最好机会。如果在“十一五”期间大规模进入,它对服务业的需求还不多,我们会有很长的培育期,但我们也不可能再等到“十三五”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是2005年,加上“十二五”,就有十年时间。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天津滨海新区,一个增长极只有十年左右,我们要有紧迫的机遇意识。六月份我们将与滨海新区进行全面合作的签约仪式,现在已经有很多项目在跟进。
    第二点是在滨海新区项目要做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在和一些同志交流中感到,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东西卖到滨海新区,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怎么把滨海新区的东西拿过来,由我们来卖,因为滨海新区的消费能力不如它的产出能力,滨海新区是大项目好项目的聚集地,八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甚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就在滨海新区。要研究利用我们身为天津企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更多新区产品的代理商。
    第三点是新区新机制,新区新结构。凡是我们东扩到新区的,不能再带着老体制、老模式、老业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调整、置换、取代。滨海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我们拿着传统的东西过去,就会不适应,也就难有生命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