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一轮解放思想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
发布日期:2011-06-04
本站评论员
结构调整是硬碰硬的工作,没有一个结构调整是靠说说道道就能解决的,没有一个结构调整是不动真格就能实现的,没有一个结构调整是不冒风险甚至不付出一些代价就能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又形成了一种考验。
2008年进行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讲的是要解决不敢想不愿想不会想的问题。我们当时大声疾呼的是要抓住时机解决“三个不”问题,跟上天津加快发展的步伐,不要形成新的落后!由于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和近年的努力,集团和各企业没有在天津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形成新的落后,而且跟上了全市的步伐,甚至走在了当时和我们差不多的企业的前面,我们已经勇于说我们是排头兵,至少是天津商业的排头兵。我们获益于当年的大声疾呼,获益于那些触动心灵的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已经转化为物质。
下一步结构调整,推动起来并不容易,把规划和方案变成现实也是很难的。在这个阶段,应该把解放思想重强调。这一轮解放思想不是观念问题,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境界问题。我们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没有这个境界就不能勇于突破。现在没有“三个不”的问题了,发展的线条非常清晰,只是看境界能不能达到,只是看有没有历史责任感,只是看是不是有抓住这次机遇为企业做点什么的责任心。结构调整没有多难,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勇于突破。突破自己。
我们现在遇到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点是感性战胜理性,感情代替政策。绝大多数企业一把手都在本企业工作了几十年,都当企业一把手十年甚至以上,都非常清楚企业是怎样走到今天的,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这时候感性的东西当然会多。用理性的思维分析,目前企业的产业结构业态结构虽然是你带领团队辛苦所得,但这个结构还是合理的吗?这个结构今天合理,明天还合理吗?明天合理,后天还有前途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理性分析,某一个业态在企业存在是合理的,可放到集团层面是合理的吗,放到国资委的角度是合理的吗,放到全市是合理的吗。一个企业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是因为市场要考虑你。到一定程度集团就要整合集团内整个业态,集团整合不合理,国资委就要整合集团的业态,国资委不抓住机会,天津市就要整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业,天津市要是不抓紧,产业就会被其他省市整合,这就是市场。市委市政府提出对商业集团的整合,是不能阻止的。我们都看到不少公司也是经营者和他的团队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但由于一般化还不是被整合了,这不是感情问题,明白这一切,我们就会理性对待。
另一点是一些企业安于“小散杂”,乐于“大而全”,影响主业发展,影响在主业上的精力,影响了对主业的投入。集团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已经一年半的时间,有的企业没开过一次专题会议,要不然怎么会看不出动静来,怎么会这么安于现状,怎么会至今还是视野不宽、思路不活、压力不大、招法不多。有的企业有压力,是经营现状迫使他们必须改革、必须调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就是资产是不是自己的。但也有共同点,这就是“都带不走”。既然都带不走,不如就考虑“能留下什么”,留下一个好的产业结构、一个好的资产质量、一个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