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08-08-12

天津一商集团总经理  李建怀


    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市委部署,用心把握“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虚心学习先进,深刻反思落后,全面查找差距,及时边整边改,积极规划未来。几个月中,我们走遍所有企业,与所属企业干部职工一起沟通思想、碰撞心灵;一起分析和感受天津快速发展的大势。集团上下迸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
    去年7月,我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一年实现大变化”的工作目标,逐步启动了20个行业领先的发展项目。今年年初我们针对集团竞争力的短板,开展了“机制创新年”活动。这两项关系集团前途命运的重大举措,都在解放思想中获得巨大推动。目前,集团上下不仅形成了“比学先进、创新发展、勇攀高峰”的新追求,而且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新态势。一季度高水平开门红之后,二季度淡季不淡,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增幅反超一季度。上半年完成经营收入101.7亿元,增长19.4%;商品销售总额39.5亿元,增长21.3%;社零额  15.1亿元,增长26.1%。经济效益打破连续几年3000万元徘徊,半年实现利润5080万元,集团和一些企业效益指标实现三位数增长。
    一、转变观念,勇于面对“三个不”
    我们十分珍惜市委、市政府把天津带入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难得机遇。我们把这次解放思想的针对性确定为“三个不”:一是不敢想,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已做成的事,我们还在犹豫等待,不敢试不敢做;二是不愿想,不愿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面对深层次改革左顾右盼;三是不会想,现有的知识结构、视野范围、经验积累、领导能力有更大局限,创新能力不强。
    十多年来,我们不想落后,但却往往落后。当年也是由商业局转制的上海百联集团,如今旗下已有5个上市公司,年销售1500亿,利税14亿;基础远不如我们的大连大商集团,去年销售500亿,利税13亿;起步更晚的民营企业银泰百货,已经成为全国性企业。我们既被一个起跑线上的先进企业远远甩开,又被新的民营企业迅速超过。究其思想根源,就是被“三个不”束缚太久。勇于面对“三个不”,就是要给各级领导干部松绑插翅加压,逐步学会按照科学发展观想事干事。我们反复告戒自己,一定要一股脑解决“三个不”,跟上全市步伐,决不能形成新的落后。
    勇于面对“三个不”,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活跃起来,敢想敢干的士气和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已被边缘化的企业找回了自信,优势企业感到了压力,多年不见的争当标兵风气迅速形成。友谊商厦改版升级后不仅今年单店销售过10亿、利润过1亿,而且明年也有把握再创新高;友谊名都、友谊新都市百货、友谊大港店今年创效能力都可超过了几年前的友谊商厦;友谊新天地06年上半年日销50万以下有70天,去年上半年有58天,今年上半年只有3天;裕华化工提出争创集团批发企业品牌、规模、效益、职工收入4个第一,今年就有信心实现;百货商贸总公司沉痛总结由先进到“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教训,在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上及时整改,经营质量和效益发生明显变化。
    二、查找差距,勇于立足“四不怕”
    “四不怕”是我们查找差距的立足点,即:“不怕否定自己,不怕得罪别人,不怕找不准,不怕不好改”。否定自己做过的、上级说过的、前任留下的、同级主张的、下级坚持的是很困难的事。有一丝顾虑,查找差距就会一般化。在企业生存发展和万名职工的新期待面前,形形色色的顾虑都不重要。有了“四不怕”,就敢于面对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敢于挑战体制机制上的弊端,敢于理直气壮地在商言商。一时找不准的,要在解放思想中提高认知水平;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把它暴露出来,创造条件解决。
    按照“四不怕”原则,我们把第二阶段延长20天,上下一起查找了八条差距。不仅形成了对存在差距的共识,也形成了整改的决心。
    一是针对在国有体制上长期抱残守缺,长期保留老一商基本阵形,在产业链和全国同行业中艰难守“孤岛”的处境,加快了与新加坡迅通集团和民企珠江仓储的合资,打开了体制创新的新局面。
    二是针对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集中度不高,经营分散、同业竞争的问题,加快了两个化工批发企业的整合,为推进更大范围整合探索了新方式。
    三是针对内部机制不合理、缺活力的短板效应,初步改变了延续多年偏重利润考核的考评机制,完善了增加值指标管理,注重资产创效和员工收入指标的考核,进一步探索了考评和激励机制的新办法。
    四是针对经营队伍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把客观困难和历史包袱看得过重心态,利用历史留下的土地资源新建了渤海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利用历史留下的文化遗存打造了6号院创意产业园,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