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简述一商十年巨变


发布日期:2006-02-10
    一商集团自1995年10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整体转制,已经运行十年。十年间,一商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按照市委“站在高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对集团十年改革发展总结时,一商集团有着深切的体会:
    一是,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部署,坚定不移抓发展,使一商集团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紧跟天津发展步伐,自觉融入天津经济大格局。“三五八十”的伟大创举给天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也为一商集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年来,一商集团主动适应市场,在加快天津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是,深刻理解市委提出的“创新”思想,把创新作为十年发展的主题。十年来,一商集团坚持在思路上创新,认真领会张立昌书记提出的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更加自觉地把创新思想、创新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在体制上创新,使集团建立起多元投资的股本结构;坚持在制度上创新,确立了“制度大于总经理”的内部调控制度,使集团自觉遵循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现正规运作。
    从1995年10月起,一商集团已转制十年。这十年,是一商集团建立决策中心、投资中心、效益中心、管理中心、稳定中心等“五大中心”管理体制,并逐步完善、良好运作的十年;是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得市场制高点的十年;是自觉融入天津发展、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逐步发挥应有作用的十年;是积极深化改革、逐步做大做强、成为天津强势集团的十年;更是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才辈出的十年。
    十年来,一商集团在六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一、实现国有资产高效运行,保值增值
    一商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授权的国有独资公司体制运作,自觉承担起保值增值责任,建立起集团与企业两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集中配置集团优势资源,逐步增强战略性、支柱型项目的盈利能力,彻底结束了亏损局面,年利税超过1亿元。期间,盘活土地设施101.6万平方米,有效地保证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转制前,一商集团总资产30.9亿元,净资产-1.79亿元,资产负债率157.9 %。至2005年末,与十年前相比,总资产达到39.5亿元,增加8.6亿元;净资产5.3亿元,增加7亿元;资产负债率86.5%,下降71.4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31.9%,增加130.9个百分点。
    二、集团经营结构全面调整,以经济运行的快速度、高质量加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一商集团按照市委和张立昌书记“所有企业都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要求,坚持正确认识市场,不间断地调整经营结构,在天津经济发展“一轴两带”上重新构建起零售、批发贸易、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四大主营业态,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进出口贸易、生产加工、拍卖典当、港口船舶供应、房地产等。十年间,总投入17.2亿元,在147万平方米商业占地上调整、改造、新建169处46.24万平方米经营卖场、网点和场所,牢牢占领了市场制高点,2004年建成百亿集团。至2005年,集团经营收入121.98亿元,比1996年增长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9亿元,比1996年增长5倍。2005年,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56位,中国服务业企业第98位,中国商业(零售)企业第3位。
    三、形成一批单项冠军
    友谊商厦由单店发展到高端百货群,被誉为“津门第一厦”,全国同行业称为“天津友谊模式”;培育了天津唯一的本土家电连锁企业一商家电;批发贸易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百货、文化、家电、化工、五金、纺针织品等骨干品牌直供零售卖场6.2万余家,辐射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始终保持天津市场第一份额;轻纺、五金、家居、茶叶、旧机动车等专业交易市场分别发展成为天津和北方最大的专业交易市场;全程物流储运中心、全程物流家电配送中心、西青保税库、张贵庄危险化学品保税库等成为天津商业一流现代物流基地。
    四、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取得重大进展
    一商集团按照市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完成了一系列根本性改革任务。经过艰苦努力,妥善解决了计划经济留给一商的36亿元历史债务;消灭了管理型公司;对大部分优势资产进行了重组,建立起一批有能力重新发展的新企业;94户国有小企业,通过改制、出售、注销、停业、破产等多种方式退出;集团所属22家企业,除4家特别困难的企业不具备改制条件外,18家企业改制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员工入股、社会资本参股的多元投资形态;经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由一商集团控股,与社会资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