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劳力士新年调价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称,瑞士豪华手表集团劳力士上调了产品在美国和英国的售价,平均涨幅约2.5%。今年年初,最受欢迎的劳力士表款在英国和美国的价格涨幅介于1%至略高于3%。劳力士在英国的平均涨幅约2.6%,美国的平均涨幅约2.2%。本次调价的整体涨幅相对温和,但同样是劳力士最受欢迎、供应受限的表款,钢版本涨幅较其它贵金属版本更大。例如没有日历功能的Submariner(潜航者,俗称“水鬼”)蚝式钢款的售价从6300英镑上调至7150英镑,涨幅为13.5%,但前者是老款40毫米的版本,劳力士在2020年重新推出了41毫米的版本,搭载3230型自动上链机芯拥有70个小时的动力保存。相比之下,Submariner(型号116619LB)18ct白金款的涨幅为5.9%。
时隔短短两个月再次涨价表明,劳力士认为在通货膨胀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通过涨价来保护利润率,不会对其市场需求造成负面影响。(信息来源:华丽志)--友谊商厦供稿
知名钻石品牌销量大幅下滑
恒信玺利成立于2007年9月,创始人为“钻石大亨”李厚霖,旗下拥有结婚钻戒品牌I Do。因为深谙营销之道,I Do一经问世就得到巨大曝光度,曾连续多年拿下天猫、京东双平台“钻石品类销量第一”。
作为名噪一时的珠宝品牌,I Do一路走来也获得了诸多投资机构的支持,成立15年间共完成9轮融资,投资人包括中信证券、红杉中国、东方证券、中路资本、盛世景等。特别是在 2020 年 10 月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中,招商证券、合力投资、信达证券、中国建投、光大证券、知新资本等18家机构悉数入股,曾上演了一场“世纪大团购”。
恒信玺利在财报中解释称,公司经营压力的增加主要是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式和国内疫情影响。对此,公司给出的对策是推行“克拉战略”,也就是通过以大克拉钻石和彩宝定制为核心的“克拉定制”服务,切入高级珠宝市场。
另一自称是I Do华南大区员工的网友则表示,自己在10月底被公司无故裁员,至今工资欠款及赔偿尚未结清。此外,他还透露,公司因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供应商发律师函起诉书甚至上门要债已是常事”。I Do母公司恒信玺利成立于2007年9月,创始人为“钻石大亨”李厚霖,不过,他更出名的身份则是知名主持人李湘的前夫。李厚霖是个70后,天津人,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大学毕业后,李厚霖被分配到一家国企事业单位,凭借职业之便,他接触到了珠宝行业,并于九十年代中期小赚一笔。1996年,在周围人还骑自行车时,李厚霖就已经开上了豪车“凌志400”,这车当时也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最钟爱的座驾。
1997年,李厚霖进入华能集团参与金矿工作,当近距离感受到黄金行业的暴利后,他决定辞职创业,次年,他和朋友一起从事黄金首饰加工生意,并很快从中大赚了一笔。正当李厚霖犹豫是将挣来的钱投入房地产,还是继续做黄金珠宝生意时,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眼前。自成立以来,I Do深谙营销之道,不但植入了70多部影视剧,还聘请了包括陈奕迅、莫文蔚等很多明星创作歌曲,马思纯、刘嘉玲等明星站台发布会。同时,李厚霖还与艺术家进行了的跨界合作,涉及珠宝设计、店面空间设计,品牌形象打造以及品牌营销。比如,I Do与张洹、托比亚斯、劳瑞斯·切克尼等艺术家,打造了I Do珠宝艺术空间,试图打造打卡热门地。
反观钻石类产品,虽然新品价值不菲,但更多体现在品牌溢价,本身投资价值不高,相关从业者透露,目前市场上二手钻戒的价格普遍会在原本购买价格上打5—6折。因此,随着相关科普内容逐渐增加,当前消费者更倾向于天然宝石以及黄金等更具保值增值属性的产品。
再者,根据观研天下的相关报告,从消费场景看,国内钻石首饰通常用于婚嫁、爱情赠与、非爱情赠予及自我奖励等。其中,用于订婚及表达爱意的钻石用途占比合计达58%。
然而,民政局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新增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2021年,全国登记结婚的共计763万对,直接创下了36年以来的新低,要知道2013年还有1347万对,8年时间接近腰斩。这一走势同样延续到了2022年,据相关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仅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相比2021年同期还下滑了7.5%。
一面是消费者的观念转变,一面是市场需求锐减,多重因素叠加,行业不断降温。莎士比亚曾说:“珠宝沉默不语,却比任何语言更能打动女人的心。”但看看如今的钻石婚戒行业,想仅仅凭借一颗钻石和一句宣传语让消费者“为爱发电”,已经不是易事。(信息来源:iziRetail热点)--友谊新天地广场供稿
元旦消费暖意浓浓
元旦假期,随着多地复工复产速度加快,生活服务业有序恢复,市场消费持续回暖。
元旦假期,全国多地商场、餐饮等消费回暖,各地推出了各种特色活动和消费举措,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景区、商圈、餐饮业的人气逐渐恢复,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仪式感跨年”新趋势下,打卡黑珍珠餐厅、宅高端酒店、K歌、围炉煮茶、泡汤、滑雪等多样化需求引领消费流动,平台上高端酒店的入住间夜更是创下2022年年度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元旦期间,线下消费加速回归的同时,线上消费也持续火爆。
“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首日,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6.5%,新年装饰品、葡萄酒、年夜饭预制菜等品类热销,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8.0%、90.7%和69.6%。专家表示,预计2023年生活服务业将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在消费内容上,餐饮、出游等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消费方式上,更注重线上线下消费相结合。在消费人群上,青年群体消费活力足,将成为服务消费创新发展的主力。(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友谊武清百货供稿
松弛感商业为何越来越火
《2023全球消费者趋势》报告,预测了2023至未来五年影响全球消费市场的五大趋势,其中之一便是“松弛生活”。
这样的理想之地,可以是江海山川,也可以是城市购物中心营造的松弛空间场景,及一场场温暖疗愈的营销活动。一如,空间尺度宜人的“公园式商业”场景,可围炉煮茶、户外露营、看脱口秀的商业内容……这为消费者搭建了释放高压、放松身心的出口,建立了深层情感链接,创造了后疫情时代的新商业奇点,且频频出圈。
尺寸感恰到好处的户外空间,提升商业空间趣味性。
千篇一律的盒子Mall,难免沉闷、压抑。公园式商业,借自然之力,吸客不断。近两年,上海瑞虹天地太阳宫、重庆光环、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上海万科天空之城……爆火的新mall积极打造“公园式商业”,通过室内外大幅造“绿”,增添自然生态气息,营造户外度假的感觉,平衡商业与休闲功能,消费者能放松愉悦“买买买”。
打造松弛感,以空间为载体外,引进带有情绪价值的业态、品牌亦不可少。
一杯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闲。最出圈的“围炉煮茶”,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30亿次,在小红书上的浏览量也高达1000多万。再简单不过的炭炉、茶壶和食物,就能营造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温暖又治愈,解锁了新的喝茶场景,还满足了拍照打卡的需求。
脱口秀剧场等文化艺术业态已成为年轻人追求快乐、解压的娱乐生活方式,这类业态独有的文化及艺术属性、互动型的娱乐氛围,能带来观感与情感的双重刺激体验,有助于项目营造文化氛围、打造艺术调性。笑果文化推出的城市喜剧新空间“笑果工厂”自进驻上海新天地以来,每年在这里举办百余场脱口秀演出,上座率达99%,自然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已经成为上海都市青年释放欢乐的核心圣地。
打造以放松身心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引发情感共鸣。
不再奔波千里,而是就近露营,在城市喧嚣中觅得一处闲趣之地,成为今年都市休闲生活的最in选择。相比传统露营,不少商场策划的露营主题营销活动,延展出了市集、音乐节、酒吧、文创活动、露天电影等丰富的内容,充分满足消费者对环境、服务、装备、颜值等的高要求。
三年的封控深刻改变了商业的面貌,市场重新洗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情绪心态也发生深刻变化。“松弛感”商业的勃兴,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经济”。未来商业项目操盘手的差异化能力,可能不再是硬件和招商,而是要成为善于捕捉人心的情绪激发者,持续贡献真心,做纯粹的商业,激励消费者参与、体验与贡献内容,实现商业与人深度链接及内在互动,实现长期主义。(信息来源:赢商网)--友谊大港百货供稿